芯片|挑战苹果:中国芯片大师的自我验证( 五 )


但他们仅内部使用 , 最后核算成本时每颗高达几千美金;而英特尔却出货量奇大 , 批量采购价100美金甚至更少 。
“后来企业都选择上云了 , 那么这枚CPU既然没机会接触更广阔的市场 , 必然会消失 。 ”
在近期的激光雷达产业 , 我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
如同陈然的公司一样 , 后进市场的玩家大多变得小而专 , 只做激光雷达的某个关键模块 。 不知是为了避开与头部的正面对撞 , 还是适应逐渐琐碎的中国汽车供应链市场 。
这样一来 , 新人们在汽车市场就变成典型的Tier2供应商 , 最大的客户群也许是Tier1——既不会完全不懂技术 , 但也不愿做的特别重 。
不得不说 , 如今中国激光雷达企业的竞争 , 可谓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即便汽车市场的等级秩序正在消失 , 但Tier1仍然想从他们手里拿下对激光雷达赛道的真正掌控权 。
05 写在最后
对于芯片人才 , 即便资本寒冬 , 国内也不会过于吝啬 。
从2022年迄今 , 陈然的两轮融资过程呈现出一种相对“无聊”的顺畅 。 其中 , 苏州高新金控迅速参与了天使轮融资 , 硅光子与第三代半导体企业都在这片区域获得了极大的支持 。
譬如 , 长光华芯牵头建设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创新联合体” , 就集结了一批优秀且低调的激光类企业 。
有一次 , 在苏州办公室 , 他突然发现园区里有家公司能做某种激光雷达专用材料 。 “这种材料全球只有一两家能做 , 没想到他们可以做到同样的精度 。 ”
陈然说 , 他们还在尝试不同的工艺 , 挑战系统集成的复杂度 , 虽然不能立即感受到中国这条产业链的聚拢和壮大对他以后到底能带来什么 , 但一定是个好事情 。
最后 , 祝福中国所有敢于深入到半导体一线的吃苦耐劳者 。
【芯片|挑战苹果:中国芯片大师的自我验证】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