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技术+文旅产业,「全影汇」用数字技术创新打造文化项目“艺术品”( 二 )


针对这一点 , 任春晖继续强化、扩大了内容策划队伍 , 邀请行业复合型人才加入团队 , 提升了「全影汇」的策划水平 。 他提到 , “我们的策划团队中 , 有多位拥有数十年项目运营、设备技术研发生产、网络技术、项目建设经验的‘老兵’ 。 ”
最终 , 「全影汇」选择以数字文旅作为主要的业务发展方向 。 “刚开始我们公司在产业链参与度很低 , 说白了就是一个VR设备组装厂 , 做的很多是几千元的订单 。 转型之后 , 凭借设备、技术、设计、内容所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以及人才团队优势进入了数字文旅领域后 , 我们开始直接服务政府客户 , 开始承接千万元乃至亿元的项目 。 而且 , 我们公司队伍不断积累项目经验 , 科技创新的优势在数字文旅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 ”任春晖说道 。
“场所为表 , 文化为魂 , 内容为王 , 技术为霸”
产业咨询机构共研网数据显示 , 2021年中国数字文旅市场规模达到8157.8亿元 , 较2020年增加了1178.1亿元 , 同比增长16.9% , 2022年中国数字文旅市场规模预计达到9698.1亿元 。 另据统计 , 截至2021年8月底 , 中国数字文旅相关企业数量达25380家 , 预计2022年这一数字达到33500家 。 可见 , 数字文旅产业规模庞大、发展迅猛、具有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 同时 , 这也意味着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
“行业里有国企、央企、上市公司等众多企业 , 竞争很激烈 。 这些大公司虽然订单多 , 但由于政府流程的限制 , 在项目上相对求稳 , 方案缺乏灵活创新 , 做出来的项目更像是可复制的‘标准化工业品’ 。 一个文化项目如果做成‘工业品’ , 那就远不能实现其应作为‘艺术品’的价值 。 ”任春晖坦言 。
他认为 , 对于文旅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说 , 科技创新是突围最关键的工具 , “在公司规模和资金实力暂时追赶不上大公司的情况下 , 创新就是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
于是 , 围绕数字文旅这一核心 , 「全影汇」拓展了文旅数字化、场馆数字化、教育数字化三大方向 , 参与打造了佛山南海氢能展示中心、红色城堡长征体验馆、松鸣岩中国式现代化学生劳动实践综合基地等数字化新基建范畴的项目 。
VR技术+文旅产业,「全影汇」用数字技术创新打造文化项目“艺术品”
文章图片
「全影汇」文旅展馆案例(图源:「全影汇」)
“场所为表 , 文化为魂 。 ”在任春晖看来 , 场馆是文化内容的载体 , 文化的挖掘与活化才是场馆建设的目的 。 借助数字化、“沉浸式”、全息等科技手段 , 通过IP打造、讲当地历史故事 , 从而扩大当地影响力 , 提升文化商业价值 , 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
“内容为王 , 技术为霸 。 用好数字技术这个工具 , 打造出与本地文化相关、有着丰富体验感的项目 。 ”任春晖补充道 。
他以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松鸣岩中国式现代化学生劳动实践综合基地为例 , 介绍了数字文旅项目的策划过程:
VR技术+文旅产业,「全影汇」用数字技术创新打造文化项目“艺术品”
文章图片
松鸣岩项目效果图(图源:「全影汇」)
首先 , 在项目设计初期 , 需要做足市场分析 , 找准客户定位 。 “这是一个教育项目 , 但单纯只做教育功能有些枯燥乏味 。 由于教育基地的受众主要是学生 , 那么以学生为主 , 我们以教育为定位 , 附加科普、主题娱乐等功能 , 希望形成寓教于乐的效果 。 ”
在建设阶段 , 任春晖运营逻辑是将教育基地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 。 学生们来到这个基地 , 不仅能开拓眼界 , 提升“动手”能力、协同能力 , 还能了解工业、农业、国防、非遗、航天科普等基础科技知识并参与实践 。 “我们会充分利用技术手段 , 通过数字技术打造体验式研学基地和知识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