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智能手机开始拼摄像头后|智能手机传感器的发展史

自从智能手机开始拼摄像头后 , 就喜欢与相机比较拍摄效果 , 比如说早努比亚在早期喊出了“手机中的单反机”口号 , 而现在则喜欢贴上相机品牌——徕卡、蔡司、哈苏 , 来显示自己实力超群 。 但无论口号还是贴牌 , 智能手机拍摄进步本质上是依靠技术 , 其中CMOS图像传感器(CIS)更是起了关键作用 , 那在智能手机发展历史 , CIS到底做过哪些努力?
自从智能手机开始拼摄像头后|智能手机传感器的发展史
文章图片
更好成像:更大的底、更多像素
如何有效提升手机成像质量呢?相信不少人都听过一句话——底大一级压死人——使用尺寸更大的传感器(底)、提高更多像素 , 而无论是苹果iPhone还是Android手机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都按着这条路径前进 。
比如说首款在中国市场热卖的苹果手机——iPhone4 , 它后置摄像头使用了OmnivisionOV5650传感器 , 规格为1/3.2英寸 , 也就是大小为12mm2(4*3mm) , 分辨率为2592*1944(5MP) 。 而最新一代iPhone14Pro系列 , 后置摄像头主摄分辨率已经提升至48MP , 几乎是iPhone4的10倍 , 同时根据techinsights拆解 , 传感器的面积达到了63.2mm2(9.16*6.92mm) , 是iPhone4的5倍多 。
自从智能手机开始拼摄像头后|智能手机传感器的发展史
文章图片
相比iPhone的小步快跑 , 安卓手机对传感器尺寸、像素追求更为强烈 , 从2021年夏普发布R6开始 , 安卓手机就盯上了1英寸传感器 , 在2022年里出现了小米12SUltra、小米13Pro、vivoX90Pro/Pro+、夏普AQUOSR7、LEITZPHONE共6款使用1英寸CMOS图像传感器的手机 , 它们均使用索尼IMX989ExmorRSCMOS传感器 , 像素为50MP , 单个像素大小为1.60um 。
自从智能手机开始拼摄像头后|智能手机传感器的发展史
文章图片
但出乎大家想象的是 , 首款搭载1英寸传感器并非夏普R6 , 而是2014年发布 , 也就是与iPhone6同年的松下CM1 。 CM1是一台使用1080P4.7英寸屏幕的智能手机 , 内部搭载了高通四核处理器 , 后置摄像头传感器源自相机 , 是一块1英寸、20MP传感器 , 搭载了一支等效全画幅28mm视角、最大光圈为F2.8的徕卡标定焦镜头 , 而且具备机械快门 , 在使用时镜头还会向前伸出 。 由于使用了超乎当时主流尺寸的传感器 , CM1机身厚度达到了21mm , 重量也有204g , 因此当时大家觉得它是一台装了安装系统与带通讯功能的相机 。 但是现在回看 , 相信大家会觉得这是一台正常手机 , 毕竟小米12SUltra在众多新技术加持下 , 重量也有225g , 6.1英寸屏的iPhone14Pro也有206g 。
自从智能手机开始拼摄像头后|智能手机传感器的发展史
文章图片
在使用更大尺寸传感器同时 , 智能手机也在刷新像素纪录 , 在2019年三星推出了1/1.33英寸、1.08亿像素的ISOCELLBrightHMX传感器 , 到了2021年再一次刷新像素新高 , 推出了两亿像素、1.22英寸的ISOCELLHP1 , 但限于成像质量与大小 , 关注程度不如1英寸大底 。
自从智能手机开始拼摄像头后|智能手机传感器的发展史
文章图片
更好成像:更先进技术
虽然底大一级压死人 , 但是大底负面因素也不少 , 一般来说底越大成本越高 , 同时镜头尺寸会跟着底变大而变大、成本上涨 , 因此在CMOS图像传感器尺寸一路变大的同时 , 不停使用新技术改善画质、性能 。
下图是Chipworks整理的历代iPhone主摄传感器技术演变路线图 , 虽然只覆盖2007年的iPhone到2013年的iPhone5s , 但是足以代表过去十多年手机CMOS图像传感器核心技术演变——用BSI代替FSI , 获得更高量子效率 , 以提升高感表现以及减少低感下的噪点 , 在BSI基础上增加Stacked(堆栈) , 提高传感器读取速度 , 实现高像素下高速输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