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链:在产业互联网里“修路”( 二 )


难而正确
前一阵子 , 人们被“做难而正确的事”感动 , 这是贝壳创始人左晖常挂在嘴边的话 。
2018年4月 , 脱胎于链家网的贝壳腾空而出 , 一伸脚就进入了一个客单价高、交易频率低、服务周期长、人员鱼龙混杂、服务标准极度不规范的行业 , 业内的潜规则就是跳单、抢单、坑一单算一单 。 要在这个行业中赢得信任 , 是何等的难 。
但是左晖明白 , 只有“做难而正确的事” , 才能从中受益 。 他说 , “让行业良性发展 , 是一件正确的事 。 虽然难 , 但做成了 , 生意也就成了 。 ”
如今的区块链产业又何尝不是这样 , 想在现有互联网信任体系的基础上做深、做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 甚至比当年做支付难度更大 。
首先是行业乱的问题 。 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是 , 2018年的时候 , 蚂蚁最早的区块链小组成员邱鸿霖曾在婚恋交友网注册了一个账号 , 从无人问津 , 到收到238封交友私信 , 唯一的差别是他在自己的介绍里加上了“区块链工程师”六个字 。
蚂蚁链:在产业互联网里“修路”】虚拟货币的吊诡行情妖魔化了大多数人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印象 。 炒币声中 , 区块链真正的价值被浮躁的舆论掩盖 , 人才、社会认知 , 到处都是问题 。
其次是发展阶段问题 。 2015年蚂蚁集团开始布局区块链;2017年百度与佰仟租赁等联合发行国内首单区块链技术支持的ABS项目;2018年腾讯发布第一款区块链游戏……这些在区块链行业里值得纪念的日子 , 在整个互联网商业里并没有太多人在意 。
2015年的风口是P2P、共享经济;2018年人们热衷于讨论新零售和人工智能;如今注意力的中心则是直播带货、国产替代 。 资本、社会、商业裹挟在流量上 , 基础学科、区块链产业经济等需要花长时间“慢养”的领域并不是众人追逐的对象 。
尽管去年7月蚂蚁链首次公布“日活”超1亿 , 但相信大部分人对于这一数据并无概念 。 如果人们在意识上对于这件事并不重视 , 那么区块链的推进就如同冻土开疆 。
蚂蚁链:在产业互联网里“修路”
文章图片
2020年 , 在蚂蚁链品牌升级发布会上 , 蒋国飞第一次喊出“始于区块 , 链接产业” 。 区块链可以从计算机最小单位比特出发 , 可以从区块做探索 , 但最终追求的是产业的繁荣 。
而在前几天举办的蚂蚁链开发者大会上 , 蒋国飞再次凝练出三个词来概括蚂蚁链——链接产业、链接技术、链接生态 。 “你看蚂蚁链的logo , 就是一只小蚂蚁在孜孜不倦的修路 , 链接产业 , 链接信任 。 ”他如是说道 。
作为蚂蚁链的一号位 , 蒋国飞清楚的知道蚂蚁链要走向哪里 , “下一个数字浪潮将从企业自身的数字化 , 走向产业协作的数字化 。 先是从点到线 , 从单个企业到跨机构产业价值链的协作关系 , 然后从线到网 , 构建数字化的产业协作网络 。 ”
C2C是人与人的信任 , 这通过第三方担保就能解决 。 但不同行业问题不同 , 庞杂的行业协作链路排列组合 , 产业信任相当于把信任难题乘以了成千上万倍 。
可想而知 , 这路一点都不简单 , 但是要走吗?要走 。 为什么?因为正确 。
建立链接
“要想富 , 先修路 。 ”现在 , 如果想要链接信任 , 区块链本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格外重要 。
上周 , 蚂蚁链发布区块链高速通信网络(BTN) , 这是一个面向全球可信数字网络建设的通信技术方案 , 相当于数字世界的“高速公路” , 可以提升区块链网络的稳定性、连通性和实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