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壹家装天眼查 都市壹家装怎么样

杜南新闻见习采访人员秦世林有了电信网络诈骗的新手段 。今年6月,在居家隔离期间,一名深圳市民通过社区成立大楼的微信群点击兼职广告链接,进入骗子在企业微信上设置的连环“开单”骗局 。他在5个小时内发起转账10多次,被骗约39万元 。目前,盐田警方已立案,正在调查中 。
深圳市公安刑事警察支队七大队(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大队)队长王正图提醒,企业微信上的诈骗案件非常混乱,警方已经关注到此类诈骗,正在与腾讯沟通 。同时,他们提醒公众警惕各种微信群中的“计费”链接 。
有社区微信群现刷单链接
隔离居民落入刷单骗局
据公开报道,今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构建清晰的网络直播生态”研讨会上,国家反诈骗中心一级警长单伟介绍,在已立案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网络诈骗占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85%以上,而单一诈骗、虚假贷款诈骗、杀猪诈骗、假冒客服购物退款诈骗四种主流手段占网络诈骗的80% 。
在常见的刷单诈骗中,诈骗分子往往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等发布兼职信息,承诺将购物费用返还,并在交易后额外增加,以“零投资”、“无风险”的手段进行欺骗 。在刷第一笔订单时,骗子往往会给“甜度”少量反馈,当刷订单的交易金额变大时,他们会以各种理由拒绝退钱,甚至使用勒索的方法 。
今年6月,深圳一名独居居民遭遇连环诈骗,共被骗约39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社区工作者建立的大厦微信群中点击兼职链接,逐渐陷入骗局 。
据小啊(化名)介绍,他所在的小区因疫情管控要求进入封楼管理状态后,社区工作人员为了方便沟通管理,在每栋楼都设置了相应的微信群,每组有两三名社区工作人员 。一天早上,小啊发现微信群里有人连续发了5、6条兼职广告,没有工作人员劝阻或建议防骗,微信显示“通过扫描社区工作者共享的二维码进入群里” 。
对于被隔离在家多日的小啊来说,“终于可以在家里做点什么,解决自己闲散焦虑的生活”,于是点击了广告中的链接 。
刷单广告跳转企业微信
以“先买后退”的形式做任务赚取佣金
点击链接后,小啊立即跳转到企业微信,小啊的企业微信自动认证加入了一个名为“郑州电子”的组织 。后来,有人联系小啊,说“目前疫情非常严重,导致目前旅游业不景气 。国家要求各大旅行社通过在线购买机票、入住酒店等方式模拟线上旅游,让一部分资金流入市场,刺激市场经济的消费 。为市场提供一定的税收 。”当时,小啊认为这是可能的 。“在当前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国家可能会释放资金刺激市场”,所以他听从了对方的指示 。
小啊继续经营,发现所谓的“兼职”是以“开单”的形式进行的,通过在指定时间和路线在线预订机票或预订指定酒店并取消订单来实现“开单” 。最初,门票是在微信或支付宝上购买的 。购买完成后,如果拿到订单号就可以申请退款,这样就可以按照原来的方式退还购买金额,并获得相应的佣金,佣金的范围是订单金额的6%到12% 。刚开始的时候“做任务”,自己付款取消订单,很快就可以退货,拿到相应的佣金 。
做了近两天这样的“任务”后,对方把小啊拉到另一家认证机构“广州飞飞科技有限公司”做其他任务 。在这个组织中,这两个“任务”仍然收到了本金退款和相应的佣金 。
但说到第三个“任务”,对方称之为“往返任务”,需要完成任务后才能返还佣金和本金,并要求小啊不要使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宝等线上支付方式,而是通过手机银行直接转账至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并提供在线预订酒店和机票的订单号,由对方支付 。
“任务”未完成不予退本金
11笔转账被骗约39万
“任务”进行到一半,小A说,发现自己花了很多钱出门,心里很紧张 。加入“第一公司”后,这个“公司”的介绍人介绍给“第二公司”做上面的“往返任务”,同时也带了小
A拉到一个微信群中,并声称这个群里的人都在做这个“任务”,每一次感到心慌的时候,群里就会有人出来说“刚做了这么多钱”、“做的时候好害怕,都吓死了,但是最后钱都还回来了”,以此打消疑虑 。
当小A跟对方说不想继续做,要求对方退钱的时候,对方以“因为你任务没有做完,我们系统没有办法结算,是没有办法把钱退给你的,所以你必须做掉”为由拒绝 。
开始做“往返任务”近5个小时后,小A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便要求对方退还本金,但遭到拒绝,对方声称“自己是合法合规的大单位,为春秋国际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并提供了“营业执照” 。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后,小A致电春秋国际旅行社求证是否安排工作人员从事该活动,得到旅行社工作人员“没有,您应该是被骗了”的回复 。于是,当晚8时30分许,小A向警方报警 。
在第三个“往返任务”期间,对方要求通过手机银行实时转账 。从下午2时30分左右开始至当晚7时30分许最后一笔本金转出,小A共发起金额不等的转账11笔,转出金额共计约39万元 。
小A告诉南都采访人员,之所以会点击兼职广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觉得这个群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群里的人数不是很多,都是社区工作者上门邀请加群的,群内还有社区工作者,所以觉得这个群非常安全 。另外还是社区工作者把这两个人拉进来的,社区应该都审核过了,所以就觉得他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另外“因为企业微信是腾讯旗下的APP” 。
“自己防范意识不强确实是造成被骗的主要原因 。”小A称,平时不会信任微信群内的广告或链接,但想不到这类消息出现在社区建立的群中,“建立居家隔离居民的微信群,群里也有社区相关工作人员等,发布广告信息为何没人管?”
深圳反诈民警揭秘刷单骗局 “十刷九骗”
王征途表示,诈骗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卸下人们的心理防线,减轻防御 。企业微信有两个特点,一是隐蔽性强,很容易获得信任;二是企业微信的安全性更高,技术侦查的难度大 。
而不法分子在企业微信上实施诈骗的案件中,企业微信上绑定的又不是对公账号,而是个人账号,所以迷惑性很强 。首先让人觉得所做的这个“任务”是真的,有大公司给“备书”,又通过老百姓认为安全的工具支付,打消顾虑 。当把心理防线卸下来之后,不法分子就非常轻松地获得支付账号、订单号和动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实施诈骗 。
王征途表示,警方已经开始关注到这种比较新的诈骗形式,并和腾讯方面开展沟通 。从头到尾,包括所谓的“公司”和扫码或点击链接后看到的各种标识全套都是假,假冒某公司的牌子,但跟这个公司没有任何关系,背后很可能就是一个诈骗网站 。
【都市壹家装天眼查 都市壹家装怎么样】福田公安分局梅林派出所民警庄志仲透露,现在受骗者主要呈现三个特点:年轻化、白领化和自信化 。很多都是有一定收入,而且自信心爆棚认为自己不会被骗的人 。所以一定要警惕“认为自己不可能被骗”的心理,不能缺乏自我防范的意识 。
警庄志仲表示,点击兼职广告存在两个风险,不仅有被诈骗的风险,还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不法分子会利用网络链接植入木马程序或病毒等,从而“绑架”点击者的手机,手机里的个人信息、通信录、微信记录、照片、视频等都会被截取,个人隐私充分暴露 。
“许多微信群信息、企业群信息、短信息、支付宝信息,以及在淘宝上的信息推送,都有可能包含诈骗信息,所以我们不能放松警惕 。”庄志仲提醒,即使“刷单”背后不是诈骗,它本身就已涉嫌违法 。《商品流通法》规定,禁止经营者自行通过他人虚构信用评价,通过网络刷信誉评价等,涉嫌违法犯罪 。不论参与“刷单”是否被诈骗,都已涉嫌违法 。经过严厉地监测和打击,刷单越来越困难,“现在只要看到‘刷单’这个字眼,基本上‘十刷九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