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搜索彭加木的一些具体细节,高温下,连警犬都无能为力

引言
1980年的5月 , 作为科学考察队队长的彭加木 , 在罗布泊进行考察时 , 独自往东寻找水源失踪 , 这一天是6月17号 。
彭加木失踪后 , 前后进行了四次搜索 , 时间跨越了大半年 。
本文 , 我就和大家聊聊第三次搜索的一些具体细节 , 管中窥豹 , 才知为何最终的结果是活不见人 , 死不见尸 。
第三次搜索彭加木的一些具体细节,高温下,连警犬都无能为力
文章图片
正文
第三次的搜索 , 也不是一点发现都没有 , 尽管罗布泊风沙很大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会掩盖不少痕迹 , 但仍然让搜索队找寻到了不少彭加木的生前遗迹 。
可惜的是 , 所发现的痕迹很少 , 只找到彭加木在地上坐着的印记 , 从坐印延伸出来的脚印 , 以及旁边丢弃的糖果包装纸 。
从这个坐印可以得知 , 彭加木曾短暂的在此坐着休息过 。
从坐印往外延伸的脚印很短 , 到地表坚硬的地方就消失了 , 虽然搜救队只发现了这一点 , 但却是整个搜救的关键所在 。
如果借助于训练有素的警犬 , 从这个脚印开始 , 凭借着气味寻找 , 或许能发现更多的线索 。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来 , 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意 , 于是 , 在上报给部队的首长后 , 立马就从上海、南京等地 , 调集来了有经验的侦查员和警犬 。
1980年7月6号 , 从外地安排的侦查员和警犬抵达罗布泊 , 第三次的搜索进入关键的阶段 。
这一天 , 负责搜索的成员 , 全体在马兰集合 , 这支搜索队伍拢共有117人 , 被分成了三个队伍 。
第一队总共只有27个人 , 由科学院的干部组成;
第二队只有26人 , 是搜索队的主干力量 , 由从外地调过来的侦查员和警犬组成 , 除此之外 , 还有少数媒体采访人员;
第三队的人数比较多 , 有64个人 , 由来自“马兰基地”和“704基地”的官兵组成 。
每支队伍都配备了相应的越野车 , 除此之外 , 还配有13辆卡车作为后勤保障 , 其中 , 有3辆是物资车、六辆水车、四辆油罐车 。
第三次搜索彭加木的一些具体细节,高温下,连警犬都无能为力
文章图片
进入七月份的罗布泊 , 气候十分炎热 , 根据搜索队当时的记录 , 当时白天的气温高达50℃ , 而地表温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0℃ 。
到了晚上 , 气温又骤降到了20℃ , 有时候会低到17℃ 。
早晚温差大 , 白天温度能烤死人 , 别说彭加木一个人 , 即使是这多达百人的搜索队 , 即使可以互相照应 , 稍有不慎 , 也会把命交待在这罗布泊 。
除了温度这个严苛的考验之外 , 还有大风天气 , 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
就在彭加木失踪后的那三天 , 也就是6月的18号、19号、20号的这三天 , 在彭加木失踪的区域 , 每天都刮着八到九级的大风 。
而也正是这携裹着黄沙的大风 , 能把一个人留下来的痕迹 , 扫荡得干干净净 。
也正因为如此 , 第三次搜索的希望就寄托在那些警犬身上 。
不过 , 因为罗布泊白天的气温过于炎热 , 连人都耐不住 , 更何况是更不耐热的警犬了 。
所以 , 侦查员只能在清晨四点出发 , 带着警犬进行搜索 。
本来的安排是 , 让警犬从找到的坐印开始搜索 , 可惜等警犬到来的时候 , 距离彭加木失踪已经过了20多天 。
罗布泊的风沙大 , 早晚气温也大 , 这就导致警犬就位的时候 , 彭加木留下来的气味 , 早就消失殆尽了 。
再加上罗布泊的风沙实在过于凶猛 , 也影响到了警犬的正常嗅觉 。
即使搜索的客观环境很不利 , 但是也还是找到了一些彭加木的蛛丝马迹 。 七天后的7月13号 , 在一片芦苇丛里面发现了两个线索 , 一是发现一个深褐色的小药瓶;在药瓶的两米开外 , 地上铺有芦苇叶 , 上有人明显坐过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