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这个韩国品牌制霸全球16年,却在中国卖不动

天下网商 朱之丛
编辑 李丹超
三星正值“当打之年”。
这家创立于1938年的韩国“巨无霸”企业,横跨电子、金融、机械、军工等多个领域,2021财年总营收达到1.48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近日,市场调研机构Omdia发布报告称,三星电子2021年占据了全球电视市场销售额的29.5%,连续16年称霸世界第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星电视在中国市场的折戟:据奥维云网数据,2021年,三星电视在中国的市占率不足2%,销量甚至无法挤进前10名,是妥妥的“the others”。
小米|这个韩国品牌制霸全球16年,却在中国卖不动
文章插图

图 unsplash
后有华为、小米、海信等国产电视厂商围追堵截,前有极米、当贝等投影仪厂家“降维打击”,三星这家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的消电巨子,却在中国陷入了“无险可守”的窘迫境地。
年轻人的“视线”争夺战即将搬入新家的小徐,最近正在挑选大件电器。
洗衣机、烘干机、冰箱、空调……当看到购物清单上“电视”这一项时,他犹豫了。尽管线下卖场里的大彩电一台比一台炫目,销售人员也吹得天花乱坠,但小徐最后还是决定先搁置这件事,“等折扣力度大的时候再看看吧。”
小徐坦言,现在几乎没有坐在客厅看电视的欲望。追剧、刷短视频、打游戏等娱乐活动,在手机和电脑端就能解决。偶尔有投屏需求,他也更钟爱身材小巧、使用便捷的投影仪,“看电视”更像是父母那一辈的生活习惯。
小米|这个韩国品牌制霸全球16年,却在中国卖不动
文章插图

图 unsplash
小徐的纠结,反映了中国年轻消费群体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否还有购买电视机的必要?
三星的困境也由此而生,中国年轻人的视线正在被“疯抢”。
首先,娱乐样态的多元化,让看电视不再是一种“刚需”。短视频、手游、剧本杀在年轻群体中蔚然成风,对许多人来说,和三五好友“开黑”(游戏用语)远比“开机”快乐。
其次,屏显技术的突破、面板价格的下降,让“大彩电”不再高不可攀。一系列价廉物美的入门款电视涌入千家万户,消费者有了更多“平替”可供选择。
最后,便携投影仪的出现,对电视行业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降维打击”。它轻巧便携,只需一面幕布或白墙即可投影超大尺寸的画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轻度使用者。
尽管保持着“显示效果出众”的优势,但终究难以摆脱昂贵、笨重的缺点,彩电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早已今非昔比。在老一辈眼里,它是家中不可或缺的“三大件”;但在很多年轻人看来,它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装饰品。
巨人与新秀三星电子的辉煌,是从1969年开始的。
从冰箱、洗衣机、黑白电视等家用电器起家,早在1978年时,这家三星旗下最大的子公司就达到了1000亿美元出口额。2005年,三星电子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家电企业,其电视产品牢牢占据全球市场第一位的宝座,势头可以用“高歌猛进”来形容。
与之相对的,则是在中国市场的落寞:2020年11月,三星电子宣布关闭在中国唯一的电视生产工厂。一直以来,三星在中国的步态跌宕起伏,似乎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存在相似的文化基底和市场逻辑,三星只要拿出足够的产品力,原本不至于在中国“水土不服”。
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归因于三星电视“重硬件、轻软件”的制造特点。智能电视时代,三星采用的是自研Tizen系统,操作不便,功能性差,难以和套用安卓系统的电视相竞争。
小米|这个韩国品牌制霸全球16年,却在中国卖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