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6家互联网医疗企业一年内获两轮融资,行业破冰开始?

好心情|6家互联网医疗企业一年内获两轮融资,行业破冰开始?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vb动脉网
互联网医疗已走过十年岁月,产生了一批头部企业,也进行了大量创新尝试和商业模式探索。尽管这些尝试尚未获得大规模盈利回报,但这并未阻挡后来者的脚步,尤其是仍有各方资金源源不断流入。
综合类互联网医疗平台中,经历了疫情的高光时刻之后,2021年有圆心科技、微医、叮当快药获得融资,其中圆心科技获两轮融资。当然,综合类平台单笔融资大多以5亿元或1亿美元为“起步价”,多则达到数十亿,整体呈现出金额高、频次少的特征。与之相对应的,细分类或中小型平台融资活跃,只是由于业务体量原因,单笔融资额更低。
以往,我们已经对多家综合类大平台进行了持续的动态跟踪和解读。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行业状态,我们以单笔融资额小于5亿元为标准,梳理了一批中小型平台加以分析。
2021年以来,中小规模融资共有26起,涉及21家公司、49家投资机构。其中,有5家公司在一年内获得两轮融资;投资机构中,仍不乏北极光创投、启明创投、经纬中国等明星机构。
这些公司单笔融资额大多在数千万元、上亿元量级,26起融资总金额为19.5亿元,这仅相当于一些大平台单次融资资金。从融资活跃度和规模来看,互联网医疗似乎正在讲着“小而美”的故事。
好心情|6家互联网医疗企业一年内获两轮融资,行业破冰开始?
文章插图
2021以来互联网医疗领域的“中小规模”融资(以布局互联网医疗的科技公司统计),来源:动脉橙,动脉网制图
细分,或再细分互联网医疗头部企业大多在医、药、险服务和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布局,且涉及的专科、疾病种类齐全,多为综合平台。
近一年获得融资的中小型平台则以细分领域布局为主,或侧重在医、药、险、技术服务的某个环节,或在某一专科领域进行从医到药的服务构建。整体上看,21家公司可分为专科服务、数字基建、健康险和医学科普四类;其中,专科服务和数字基建公司数量最多。
好心情|6家互联网医疗企业一年内获两轮融资,行业破冰开始?
文章插图
21家获得融资的公司所涉及的细分领域,资料来源:公开报道,动脉网制图
专科服务方面,又以精神心理、肿瘤等病程长或易于进行互联网复诊的专科为主。
精神心理领域内,好心情和壹点灵分别在2021年内获得两轮融资。好心情C轮和C+轮融资间隔仅一个月,总融资额达3亿元。目前,好心情已经建成了线上诊疗平台、线下精神科医院和心理诊所的服务网络,将对业务扩展、智能供应链建设、线下连锁心理诊所铺设、人工智能产品研发以及精神心理医学科普等加大投入。壹点灵由此前的心理健康服务延伸至精神心理医疗健康服务,于2021年涉足互联网医疗。
此外,曼朗医疗、简单心理、心景科技、昭阳医生和小懂健康几家布局互联网医疗的公司也完成了新一轮融资。密集获得资金加持,足见资本对精神心理领域的积极态度。
肿瘤领域内,良医汇在一年内完成C轮和C+轮融资;海心智惠2022年的B1轮融资与上一轮融资也仅间隔一年多,两轮融资共计4亿元。针对当前肿瘤领域创新机会众多的机遇,以及肿瘤患者缺乏高效连续管理的痛点,两家公司均在探索数字化赋能的诊疗和管理模式,同时也为医生和药企服务。
数字基建方面,本文主要是指围绕互联网医疗提供技术及相关的资源服务,它也呈现出显著的细分特征。
左手医生一直在研发和验证将AI运用于就诊流程各环节,提供听译机器人、智能在线问诊、智能诊后管理、智能药事管理、人工智能互联网医院等多种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