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蔚来造手机,小米造车:谁更有戏?

小米汽车|蔚来造手机,小米造车:谁更有戏?
文章插图
文丨王新喜
蔚来造车的消息不胫而走之后,手机厂商造车,汽车厂商造手机,两方势力格局渐成。一边是苹果小米华为跨界造车或涉足车机系统的动作频频,一边是特斯拉、蔚来、吉利跨界造手机的消息沸沸扬扬。
车企与手机厂商互相切入对方城池腹地,已成为手机界与汽车界未来的一大看点。
手机厂商造车,汽车厂商造手机,到底谁胜算大?
蔚来们造手机的商业逻辑近期关于蔚来造手机的消息源自于它在招聘网站发布了一些与手机业务相关的岗位走。据36氪消息,从多个知情人士处获悉,原美图手机总裁尹水军已经加盟,负责牵头蔚来手机业务。
小米汽车|蔚来造手机,小米造车:谁更有戏?
文章插图
而关于特斯拉概念手机的视频早在去年已经流传开来,传言其手机名字为“Tesla Modelπ”。不久前,关于吉利集团旗下手机公司正与魅族接触洽谈收购事宜的媒体消息也引发了业内的热议。
蔚来造手机与小米造车这事,让我想起了过去滴滴送外卖,与美团打车,两者都想切入对手腹地,但最终谁也干不掉谁,短时间就沦为了彼此一项可有可无的业务。
但手机厂商造车与汽车厂商造手机还是有不同之处。
首先是两者的最终战略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打造人—手机—汽车的紧密、封闭生态圈。
而蔚来与小米两者也有着共同的基因——粉丝经济模式。
不过在笔者看来,蔚来或许比小米更接近粉丝手机。毕竟,小米粉丝的黏性依靠性价比维系,而蔚来则是依靠服务认同。
一直以来,蔚来都是以创新的“用户运营”著称,它是通过系列的服务来打造其品牌调性,比如换电服务、用户的汽车维修保养、以及NIO House的铺设、围绕蔚来APP打造蔚来值、社交圈等,让它比友商更接近饭圈文化的打法。
小米汽车|蔚来造手机,小米造车:谁更有戏?
文章插图
有业内人士曾总结:海底捞式的服务+参加不完的活动+持续的OTA升级迭代=蔚来的饭圈。
这也让蔚来车主一直以来对蔚来的品牌保持着较高的认可度。
蔚来意识到它的服务能力已深入人心,如何将服务变现可能是它在考虑的。而手机是一条新路——
从它的布局来看,蔚来去年新车型ET5,一大亮点是采用了智能座舱AR/VR眼镜。如果能通过一款专属的手机深化系统对车机的适配,汽车不仅可以与VR/AR之间形成协同体验,其NOMI语音助手也可以借助手机沉淀庞大数据,一方面可以深化车机多端口应用,一方面手机也可以承接更多的商业变现落地,包括广告、内容增值服务等。
对于以服务著称的蔚来而言,手机明显可以充当一个服务延伸的硬件中介。一方面,通过手机,它可以更快捷、方便的为蔚来车主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另一方面,它可以通过手机端的服务最大化的实现存量用户的商业化变现,汽车就不再是硬件的一次性销售,而是可以持续的通过服务从车主身上获取商业价值的延伸。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蔚来的思路可能就不会局限在手机红海中的厮杀。
从主流观点来看,手机市场已经是一个饱和的市场,无论是技术、渠道、品牌以及资源、供应链层面,汽车厂商要决战手机圈,从智能手机存量与增量大盘中去抢用户,明显没戏。
但如果从饭圈服务的角度来看,他们要打造的是一个从汽车到手机再到车主的封闭生态圈,更多为特定的车主服务,一方面志在探索新的盈利路径,一方面,也能在与友商的同业竞争中多一个有力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