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在家居空间中|建筑光学实验室揭幕 探索未来照明的Live Lab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
在家居空间中 , 什么样的光利于儿童用眼卫生、预防近视?
在办公室中 , 天然光与人工光如何配比 , 能在提高绩效的同时保护生理和心理健康?
在没有天然光的特殊空间中 , 如何利用人工光模拟自然感受并关注视野特性 , 从而维护稳定的生物节律?
5G时代到来 , 可缓解驾驶疲劳、改善乘客乘车体验的光环境如何呈现 , 并为汽车设计赋能?
……
伴随照明设计与光环境越发受到重视 , 从城市到乡村 , 从街道到建筑 , 从公共场所到私人空间 , “光”正在成为热门话题且备受关注 。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在家居空间中|建筑光学实验室揭幕 探索未来照明的Live Lab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在家居空间中|建筑光学实验室揭幕 探索未来照明的Live Lab
文章图片
在毗邻清华大学的一处安静之所 , 新近落成的“建筑光学实验室”正在准备为上述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 并积极向多个跨界领域分享研究成果 。
建筑光学实验室向光而生
2022年2月25日 , 筹备两年的“建筑光学实验室”正式举行揭幕仪式 。 它既是一座设计工作室 , 更是一座围绕着光而存在的超级实验室 。
这座实验室由一所旧建筑改造而来 。 在设计改造阶段 , 实验室建筑对智能化监测和调节、光环境、热环境、自然通风、能耗等方面进行了专项研究 , 并在建成后实现满足办公及实验功能的同时 , 带给使用者更多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 , 以及对环境更小的负担 。 正是因此 , 建筑光学实验室一经落成 , 便斩获2020主动式建筑奖(ActiveHouseAward)中国区卓越奖 。
实验室将展开一系列关注人与健康的实验 , 实验的核心围绕建成空间的光环境 , 使之自然友好 , 对人身心有益是终极目标 。
现场揭幕仪式由建筑光学实验室负责人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昕教授主持 , 由照明学会、学校代表、合作方代表 , 以及各方媒体代表共同见证 。 在张昕教授的导览中 , 来访参观者对此研究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 , 引发了积极讨论 。 实验室以人为本、灵活可变、朴实普适、不断进化的空间设计理念逐步清晰 。
目前 , 实验室正在进行多个维度的“人因实验” , 包括中冶置业儿童房健康照明实验样板间 , 丰田基金车内动态节律光环境研究实验驾驶舱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办公空间中天然光与人工光的配比研究实验间等 。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在家居空间中|建筑光学实验室揭幕 探索未来照明的Live Lab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在家居空间中|建筑光学实验室揭幕 探索未来照明的Live Lab
文章图片
多方助力探索面向未来的照明设计
什么是理想的光环境?什么是适应当下又面向未来的照明设计?建筑光学实验室正是利用专业手段和研究方式 , 试图为很多问题寻找最佳答案 。 进一步介绍中采访人员了解到 , 实验室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惠州市西顿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 , 双方也同时在推动多方面、多层面以及跨领域、跨学科的联合——聚合多方力量 , 建立光环境研究体系 , 建筑光学实验室做出了大胆而积极的尝试 。 目前 , 该实验室定位于为建筑光学的教学、科研、设计 , 以及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西顿照明等机构各相关领域的实验提供多变、好用的施展空间 。
谈到建筑光学实验室的具体实验方向 , 不能不提该实验室的创办宗旨:在建成环境的整体框架内 , 开展与人的任务绩效、视觉舒适、节律健康相关联的光环境研究;以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为指导 , 以视觉/非视觉为主要研究领域 , 依托生理测量、绩效测量与心理测量数据 , 开展跨感官通道的循证研究与设计;依托建筑科学 , 促进与医学、公共卫生、汽车、船舶、工业工程、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