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企业不能趾高气扬,否则就会成为雅虎

微信|企业不能趾高气扬,否则就会成为雅虎

文章图片

微信|企业不能趾高气扬,否则就会成为雅虎

企业不能趾高气扬 , 否则就会成为雅虎
据IT之家 , 近日 , 有网友收到官方发布的通知邮件 , 雅虎邮箱将于2月28日在中国大陆停止服务 , 要求用户尽快更换使用其他邮箱 。 雅虎官方表示 , 可在2月28日之前下载备份通讯录、日程等 , 2月28日之后 , 将无法再从中国大陆接收或发送电子邮件 。

虽然有关雅虎陷入困境的消息 , 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 特别是2017年 , 雅虎发生了30亿个用户信息被泄露事件 , 就更意味着雅虎在安全技术方面 , 可能已经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 被淘汰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 今天的结果 , 既在意料之中 , 也属意料之外 。 意料之中 , 因为企业的趾高气扬 , 意料之外 , 也因为企业的趾高气扬 。
对此 , “初代网友”的感叹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 不错 ,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有用过邮箱的用户 , 很少有不知道雅虎的 。 反过来 , 凡是在那个阶段用邮箱的 , 也没有几个不曾经拥有过雅虎邮箱 。 因此 , 雅虎对有一定互联网经历的人来说 , 都是不陌生的 , 甚至是非常亲切的 。 雅虎真的淡出视野 , 还是会让许多人产生丝许伤感的 。 因为 , 怀旧是很多人绕不开的情结 , 也是人性中很脆弱的地方 。
只是 , 雅虎走到这一步 , 真的不能怪任何人 , 也不是被市场淘汰 , 而是雅虎经营者过度的自恋、过度的趾高气扬、过度的不可一世造成的 。 但凡低调和务实一点 , 雅虎都不会以这样的方式告别用户、特别是一直衷情于雅虎的用户 。 至少 , 雅虎可以像捐献自己器官的人一样 , 让生命延续 。

1997年 , 谷歌雏形想卖给雅虎 , 雅虎拒绝了;2006年 , 身处绝境的facebook一度要10亿美元贱卖给雅虎 , 雅虎却想要砍价 , 最后错失;2008年 , 已经陷入困境的雅虎 , 微软向其抛出橄榄枝:溢价60%至450亿美元收购雅虎 , 雅虎拒绝了 。 当然 , 中间还有一些其他机会 , 雅虎也一个一个地放弃、丢失了 。 如果能够抓住其中的一次机会 , 雅虎都会继续是雅虎 , 不仅继续雅虎 , 而且是一匹优雅而威武的虎 。 在中国虎年的时候雅虎宣布其邮箱在中国大陆的使用 , 不知是巧合还是讽刺 。
不过 , 如果不是雅虎的趾高气扬 , 或许 , 谷歌就不再是“哥” , 脸书也不会是“书” 。 因为 , 雅虎没有做大哥的胸怀和看书的雅量 , 即便将谷歌和脸书收购 , 除了世上少了一个谷歌和脸书之外 , 雅虎可能还是那个雅虎 , 而不会成为像谷歌和脸书那样伟大的企业 。 因为 , 雅虎的创始人格局太小 , 太缺乏进取心和紧迫感 , 也没有长远目光和大局观念 , 那种居高临下、趾高气扬的傲慢 , 注定了雅虎只能攻城、不能守城 , 只看眼前、不看长远 。
如果说前两次的趾高气扬 , 还有一点点可以理解 , 毕竟 , 那时候的雅虎 , 正是发展得很好的时候 , 有这样趾高气扬和骄傲的“资本” 。 但是 , 2008年微软对其抛出橄榄枝 , 且溢价60% , 是相当有诚意的收购 , 按理 , 雅虎应当有自知之明了 , 应当紧紧地抓住这次机会了 。 毕竟 , 被微软收购 , 对雅虎来说 , 也是一点不失面子的 , 更何况 , 还能获得那么高的收购价格 , 能够让雅虎的生命延续 。 没有想到 , 雅虎还是拒绝了 , 以至于8年后 , 雅虎只能以48亿美元的低价出售自己的核心资产 , 只相当于微软收购价格的十分之一略多 。 这样的结果 , 对雅虎来说 , 无疑是极其悲催的 , 也有点自作自受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