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不知肉味这一句话形容什么,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什么毒?

【三月不知肉味这一句话形容什么,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什么毒?】《论语?述而》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昧,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三个月吃肉都不知道肉的美味,并说:“想不到创作的音乐竞达到这么高的水平 。”《韶》乐,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 。孔子认为,《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尽善尽美 。相传歌颂周武王的乐舞为《武》乐 。孔子认为,《武》乐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尽美不尽善 。美指形式美,善指内容善 。《韶》乐形式美、内容善,因此孔子听它入了迷,都忘了肉的味道 。听音乐是精神享受,吃肉是物质享受,孔子听音乐而忘了肉味,

三月不知肉味这一句话形容什么,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什么毒?

文章插图
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什么毒?
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不是用来形容毒的 。该句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述而》 。
原文: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 。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