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超人的人物形象分析 儒林外史匡超人主要情节概括

匡超人是《儒林外史》中,性格前后反差比较大的一个人物 。他原本是一个农村少年,因为家里穷只上过几年学 。为了生计帮一个卖柴的客人记账来到杭州 , 后来客人亏了本钱 , 匡超人沦落为以测字为生 。

匡超人的人物形象分析 儒林外史匡超人主要情节概括

文章插图
《儒林外史.匡超人》:一个淳朴少年的人格沦丧和灵魂蜕变史 。
匡超人是《儒林外史》中 , 性格前后反差比较大的一个人物 。
他原本是一个农村少年,因为家里穷只上过几年学 。为了生计帮一个卖柴的客人记账来到杭州,后来客人亏了本钱 , 匡超人沦落为以测字为生 。
那时的他几乎跟流浪汉差不多,就在这时匡超人遇上了生命中改变他命运的马二先生 。
马二先生因为他的孝顺和勤劳而感动 , 再三叮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以举业为主,最后还资助匡超人回到自己的家乡 。
1、淳朴时期 回到家的匡超人给娘作揖磕头,对生病的父亲耐心照顾,对哥哥恭敬 。他手脚勤快,心地善良,上进又孝顺,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 。他白天杀猪卖豆腐,晚上服侍父亲 。父亲夜里睡不着,要吐痰,吃茶水,一直到四更鼓,匡超人就读书陪到四更鼓,每天只睡一个更头,从不叫苦叫累 。
他的哥哥买了只鸡子来给他接风,叫他不要告诉父亲 。匡超人不肯依 , 他先把鸡肉盛了一碗送给父母,然后自己才肯吃 , 对父母真是体贴入微至极 。
有一天晚上村里失火,累及到匡超人家,他先背出父亲 , 然后扶出母亲 。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父母,其他行李家什都不是事 , 只要人在就什么都好 。
可见,孝顺父母是匡超人最高的道德标准,这时的他是对家庭有超强的责任感 , 做事又能顾全大局 , 极为淳朴可爱又让人感动的 。然而,在讽刺小说中 , 一个完美的人物往往会有让人大跌眼镜的转变 。
因为匡超人事亲孝顺,而且勤学上进,被路过的知县李本瑛发现,感其嘉行,便提携他中了秀才 。但好景不长 , 李知县被人诬告有可能会连累匡超人,于是为了躲避风头他又来到了杭州 。匡超人到了杭州后,准备投奔的潘三外因出未归,他便与一班假名士交往,这段时期是他一生中的转折时期 。
2、转变时期 当年匡超人遇到马二先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这次他来到杭州 , 却遇上了改变他思想品质的一批假名士 。这批假名士每天附庸风雅,满嘴的不慕名利,却又做着名利双收的生意 。
此时的匡超人还是刻苦上进的,他原本就是一个对功名和美好前程有着强烈渴望和幻想的青年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匡超人有积极入世的思想,加上他头脑灵活又善应变,很快在这邦假名士中就占了一席之地 。
此时 , 我们不应该批判匡超人,谁都有改变自己生活现状的权利,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就能顺应当时社会的大环境,也是有能力有天赋的表现 。
匡超人根本没学过诗 , 也跟着吟诗作赋,而且只看一天基本上就能作得很好 。别人用二十日完成的任务,他只用了六天就高质量地完成了 。可见他有着极高的天赋和超强的能力,如果再努努力 , 说不定能够成为一代真正的名士 。
在当时的社会,一个名士是不能改变自身的生活条件的,也不能够步入仕途 , 甚至会被那些做八股文的排斥和看不起 。当一个人的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他是没有能力跟社会相抗衡的 。这对一个想改变命运 , 不想永远在底层受屈辱的青年来说是不公平的 。
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匡超人只能顺应了社会 。他比那些假名士务实而有能力,比那些八股迷灵活而能应变,社会经验逼着他选择了这样的活法 。
3、变质时期 当遇到市井无赖潘三爷,是匡超人人格质变的一个关键 。走科举之路,也要先吃饱肚子 。他亲眼目睹了潘三的为非作歹,匡超人不但没有阻止,反而还积极参与从中获取利益 。
跟着潘三来钱又快又轻松,第一次尝到甜头,就有第二次 。他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可是在利益面前,匡超人忘记了父亲临终前的遗言,忘记了一切 , 迷失了自我 。
从私人的关系来看,潘三是有恩于匡超人的 , 他帮匡超人娶妻安家置业,还帮他补贴亏空 。然而 , 当潘三沦为阶下囚的时候,匡超人暴露了他那寡情薄义、翻脸无情、虚伪、撒谎的嘴脸 。
他对那些劝他去看看潘三的人说:“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 , 既替朝廷办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赏罚,若到这个地方去看人,便是赏罚不明了……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 , 我也是要拿他的 。
如今反倒走进监去看他,难道说朝廷处分的他不是?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 。况且我在这里取结 , 院里、司里都知道的,如今设若走一走,传到上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玷 。这个如何行得?可好费您蒋先生的心,多拜上潘三哥 , 凡事心照 。
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倒不值甚么 。”
潘三恶劣,匡二更卑鄙 。他为了不被潘三的案子拖累,他不顾妻子的感受,毅然卖掉房子 , 逼着妻子回乡下,导致其妻郁闷忧虑而死 。
为了自己的面子和荣华富贵,他停妻再娶,却毫无廉耻地说:“戏文上说的蔡状元招赘牛相府,传为佳话,这又何妨!”不要脸到如此地步,唯有匡二,他已经不知道真理和道义是什么了 。
对这种随时捡起一种道理驳诘对方、证明自己,不讲道义,中间也无任何变化的轨迹可循的小人 , 鲁迅先生将这类不要脸的人称为“流氓”,
为了一点点虚荣,吹嘘自己为读书人所供奉的“先儒”而贻笑大方 。为了抬高自己,无耻地贬低曾经对他恩重如山的马二先生 。用莫须有的荣华富贵把自己的亲哥哥哄得团团转,把自己吹得无人能及 。老实本分的匡超人不见了 , 他已经变成一个毫无廉耻、虚伪透顶,狡诈至极的小人 。
4、 这是一个农家子弟堕落的史,到底是什么原因把匡超人变成一个这样的人呢?
【匡超人的人物形象分析 儒林外史匡超人主要情节概括】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 。”固然有环境的影响因素 , 但更多的是他自己本质原因决定的 , 不洁身自爱,忘恩负义,贪婪虚荣 , 急功近利 。他在奋发向上的路上没有选对方向和目标,一味地随波逐流,所以越走越远 。这是人性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