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什么桔什么的颜色成语,蓝色与橙色的成语?

红 。表示红色的本义 。如青红皂白、花红柳绿、红叶题诗、红绳系足、红日三竿、红豆相思等 。也有用赤和朱来表示红色的,如赤绳系足、口沸目赤、面红耳赤、赤口毒舌、朱唇皓齿、看朱成碧、朱门绣户、朱干玉戚、丹之所藏者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 。表示美好之意 。如红白喜事中的红,专指结婚做寿等美好的事物 。清人杨静亭在《都门杂咏·时尚门·知单》写道:“居家不易是长安,俭约持躬稍自宽;最怕人情红白事,知单一到便为难 。”表示女子或女子的姿容 。如红粉青楼、红衰翠减、红颜薄命等 。清人魏子安《花月痕》里有“若舞衫歌扇,转瞬皆非,红粉青楼,当场即幻”之句 。代指花卉 。如绿肥红瘦、纷红骇绿、红情绿意、姹紫嫣红、万紫千红、批红判白等 。纷红骇绿,意思是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见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纷红骇绿,掩苒何穷,劈柳鸣条,萧骚无际 。表示激怒 。如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意即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见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那太子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赶上一步,揪住乌云宝髻,大骂:“贱婢!你是何等之人?”表示思绪、情怀 。如红愁绿惨,比喻愁思满怀,容易伤感 。见元·顾大典《青衫记·蛮素闻捷》:画眉人去,兰闺深掩 。羞见差池双燕,红愁绿惨 。表示繁华 。如软红十丈、软红香土等 。见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陵宫》自注:“前辈戏语:‘西湖风月,不如京华软红香土 。’”表示腐烂 。如粟红贯朽中的红指腐烂变质,意思是谷子变色了,钱串子损坏了,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 。出处见《汉书·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 。”用赤表示真纯、忠诚 。如赤诚相待、赤心报国、赤心相待、赤胆忠心等 。见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赤还表光、空之意 。如赤膊上阵、赤身露体、赤手空拳、赤贫如洗、赤地千里等 。赤地千里中的赤为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出处见《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千里 。”此外,红(赤、朱)还表示一些其他意思,如看透人生--看破红尘,中国的别称--赤县神州,心像初生婴儿一样纯洁--赤子之心,表纯粹之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黄 。表示黄色的本义 。如橙黄橘绿、翠竹黄花、回黄转绿、绿衣黄里、论黄数黑、面黄肌瘦、染苍染黄、苍黄翻复、蝶粉蜂黄、槁项黄馘、黄梁美梦、黄梁一梦、一枕黄梁、黄卷青灯、牝牡骊黄、黄袍加身、黄旗紫盖、黄钟毁弃、黄钟瓦釜、口中雌黄、信口雌黄、妄下雌黄、黄卷幼妇、黄金铸象、黄金时代、一抔黄土等 。橙黄橘绿中橘绿了、橙黄了,指秋季景物 。出处见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与其它词构成专有名词 。如黄公酒垆、黄垆之痛、黄河水清、痛饮黄龙、初写黄庭、白旄黄钺、黄道吉日、黄耳传书、黄雀伺蝉、黄雀衔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直捣黄龙、碧落黄泉、黄杨厄闰、抱恨黄泉、黄泉之下、飞黄腾达、杳如黄鹤、黄台之瓜、黄钟大吕、哑子吃黄连、不到黄河心不死、跳到黄河洗不清等 。碧落黄泉中的碧落指天上、天界,黄泉指地下,意即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出处见唐·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表示花卉 。如魏紫姚黄、明日黄花、黄花晚节等 。黄花晚节中的黄花指菊花,晚节指晚年的节操 。比喻人晚节高尚 。出处见宋·韩琦《九日小阁》诗:“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表示幼小 。如黄童白叟、黄发儿齿、黄发垂髫、黄口小儿、黄口孺子等 。黄口孺子中的黄口指儿童,孺子指小孩子 。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出处见《淮南子·氾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 。”例句见明·许仲琳《封神演义》:似你这等黄口孺子,定然不认得,吾是西歧大将军南宫适 。表示季节 。如五黄六月、半青半黄、青黄不接等 。青黄不接中的青指田时的青苗,黄指成熟的谷物 。意思是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 。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 。出处见《元典章·户部·仓库》:“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 绿 。表示绿色的本义 。花红柳绿、桃红柳绿、回黄转绿、橙黄橘绿、红愁绿惨、绿蓑青笠、惨绿少年、绿衣黄里、绿衣使者、绿叶成阴、视丹如绿、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等 。桃红柳绿指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出处见唐·王维《田园》诗:“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 例句有余秋雨《文化苦旅·西湖梦》:背着香袋来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并无多少教义的踪影,眼角却时时关注着桃红柳绿、莼菜醋鱼 。代指草木 。如红情绿意、纷红骇绿、绿肥红瘦、红情绿意中的绿指春色,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出处见宋·文同《约春》:“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 绿肥红瘦的表意是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出处见宋·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表示妆饰之意 。如粉白黛绿、红男绿女等 。粉白黛绿泛指女子的妆饰 。出处见战国·楚·屈原《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 例句有曾朴的《孽海花》:一时粉白黛绿,燕语莺啼,顿时把餐室客厅,化做碧城锦谷 。红男绿女指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女 。例句见老舍的《四世同堂》:有没有人这么早来逛庙,他自己也并不希望看见什么豆汁摊子,大糖葫芦,沙雁,风车与那些红男绿女 。有美好之意 。如绿水青山,泛指美好山河 。出处见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 。’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例句有明·吴承恩《西游记》”:历遍了青山绿水,看不尽野草闲花 。与其它词构成专有名词 。如绿林好汉、绿林豪客、灯红酒绿、说白道绿等 。绿林好汉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 。旧时也指聚众行劫的群盗股匪 。出处见《后汉书·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芘而食之,更相侵夺 。……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臧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也有用碧来表示绿色的,如碧海青天、碧落黄泉、碧血丹心、苌弘化碧、金碧辉煌、看朱成碧、三年化碧、小家碧玉等 。小家碧玉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出处见《乐府诗集·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 。感郎义气重,遂得结金兰 。” 例句见清·彭养鸥《黑籍冤魂》:无论南部烟花,小家碧玉,只要有宜男相,便算得如意珠 。青 。表示青色的本义 。如碧海青天、绿蓑青笠、黄卷青灯、纡青拖紫、青林黑塞、青梅竹马、青面獠牙、青出于蓝、青天白日、青天霹雳、湛湛青天、万古长青、炉火纯青、青钱万选、青红皂白、不分青红皂白、不问青红皂白等 。丹青不渝中的丹是丹砂,青是青雘,丹砂和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 。始终不渝,光明显著 。出处见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青梅竹马中的青梅是青的梅子,竹马是儿童以竹竿当马骑的意思,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 。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出处见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例句见魏巍《东方》:那少年时期的青梅竹马,在他心灵里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啊!代指某些事物 。如白璧青蝇、青蝇点素、青蝇吊客、白发青衫、白饭青刍、半青半黄、七青八黄、青黄不接、雨过天青、平步青云、青云直上等 。白璧青蝇中的白璧指洁白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蝇比喻佞人 。白璧青蝇比喻善恶忠佞 。出处见唐·陈子昴《胡楚真禁所》诗:“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 。” 例句见《群音类选》:为臣子莫贵忠和孝,继美于今有凤毛,白璧青蝇何足较 。平步青云中的平是平稳,青云是高空的意思,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 。出处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 。’”例句见元·关汉卿《谢天香》楔子:本图平步上青云,直为红颜滞此身 。与其它词构成专有名词 。如红粉青楼、绿水青山、青山不老、青山一发、名标青史、名垂青史、青史传名、青鞋布袜、青紫被体、司马青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 。红粉青楼中的红粉原指红色的铅粉,为女子化妆用品,后借指美女,青楼指妓院 。红粉青楼泛称有女色或可寻欢的场合 。例句见清·魏子安《花月痕》:若舞衫歌扇,转瞬皆非,红粉青楼,当场即幻,还讲甚么情呢?名标垂青史中的青史指书写于竹简或白绢上的典籍、史册,比喻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出处见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自不泯 。” 例句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愿诸公善事使君,以图名垂竹帛,功标青史,切勿效庶之无始终也 蓝、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