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安全机制 作为HR你真的知道怎么用智联招聘等平台吗?

每年“金三银四”春招季,不仅仅求职者“挤破头”也要争取一张心仪的offer,各企业为了招揽人才也花样百出,在各大在线招聘平台广布英雄帖 。虽然各在线招聘平台功能愈加多样、匹配愈加智能,但网络招聘也并非单纯把线下平移上线就一劳永逸 。加之各大招聘平台的安全整治越来越常态化、系统化,对招聘信息的审核也愈发严谨,这也对各HR操作的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尤其是招聘旺季的当下,不少HR反馈招聘效果不好、招聘职位发布没多久就被拉黑、下线,十分影响招聘效率 。但该如何规范发布职位、正确使用在线招聘平台,才能顺利开展招聘呢?
第一步就是撰写翔实准确的职位JD 。很多HR为了图方便,会直接复制粘贴市面上相似的职位JD,再发布在自家的招聘信息上,殊不知此举不仅会影响职位的正常发布,还会给企业的招聘账号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 。
以智联招聘为例,据《智联招聘信息发布规则》披露,除了对企业介绍及招聘职位有严格审核要求,严厉禁止任何违法、不符合公序良俗、侵犯他人权益的违规内容发布之外,还对企业信息与企业性质、经营范围和所属行业类型等匹配情况进行审核 。如企业复制发布的职位内容,与其实际经营范围、行业特性存在不符情况,可能会被系统判断认为是无效信息,存在被误认为是虚假信息、甚至黑灰产的风险 。《智联招聘信息发布规则》明确说明了,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发布不实企业或招聘信息、发布大量相同职位描述或雷同职位描述等行为都会面临被平台下架处罚的风险 。可见,想要偷懒、批量复制粘贴职位JD,不是专业HR的选择 。
批量复制粘贴不可取,但如果包装花哨得过了头,也会影响平台系统的正常判断 。有时候,企业为了吸引招聘者,HR在撰写JD的时候经常会加入一些小巧思来给职位“引流”,像营销创意类岗位,有很多职位介绍很活泼、很有意思 。但如果对岗位不加以区分地过度吹捧或包装,则会影响岗位的真实性,也会对正常招聘工作造成影响 。
近日有些企业打着“盲盒岗位”的噱头,吸引了一波年轻人的关注 。但打开岗位页面内容缺五花八门,有些是正经招聘管培生,但有些却纯粹是噱头、并未有具体的职位安排 。据了解,这类“盲盒岗位”因被频频投诉被多家平台下架 。HR们也请切记,跟风需适度 。
【不懂安全机制 作为HR你真的知道怎么用智联招聘等平台吗?】此外,就业市场上的歧视问题屡见不鲜,有些招聘广告为了引人注目,甚至还明确标注了对应聘者的星座要求 。而这种涉嫌歧视的信息,也逃不脱招聘平台的下架处罚 。当下,国家已明确出台各类律法规明确禁止就业歧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种就业歧视,对各类就业歧视行为实施严格问责,维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 。HR们要注意,一份合格的职位信息,不仅需要真实阐释所招职位,还务必不能对于应聘者的民族、种族、性别、学历、宗教信仰、身体健康及婚育状态等方面的有所歧视 。
当下,从业者们肯定可以感受到招聘平台对高风险信息的审核日趋严格,不仅如此,各平台对于虚假职位、虚假招聘、违法违规职位等信息的审核与处罚也毫不留情 。近日,招聘平台纷纷发布安全报告,其中智联的信息披露比较详实 。据其《2021年度平台生态治理报告》可以了解到,2021年智联平台在新用户注册阶段共拦截了558940个违规企业注册,累计约7985个问题违规企业纳入信用记录体系、永不合作名录;查证并拦截涉嫌违规职位155918个,涉及企业61788家 。违法违规的职业主要集中在基础行政类和生产制造类岗位,违规原因高发在虚假宣传类(薪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等与招聘信息不符)、收费类(在线下面试或者入职时收取面试费、服装费、介绍费、及各种押金等) 。除了加强平台治理,智联还与各监管部门联动形成了常态化的处理机制,定期向监管部门汇报投诉情况,向主管部门反馈最新行业问题,将发现的违规犯罪线索及时举报,配合有关部门侦破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