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思,商山早行古诗朗读译文?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出自唐代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
这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两句诗皆用名词,代表了十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内容涵盖 丰富,画面多重组合,可以形成各种景象 。例如“鸡声”,“鸡”和“声”结合起来,诗人想起雄鸡引颈啼鸣的形象 。同样,“茅店”、“人迹”、“板桥”也会使 人联想到不同的画面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对仗工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 。茕茕孤旅,漫漫长途;空谷足音,透出悲凉 。静态的造影,动态的剪辑;直白的素描,曲折的写意;无序的排列,有机的组合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思,商山早行古诗朗读译文?

文章插图
商山早行古诗朗读译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注释
1. 动征铎(音夺):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大铃 。
2. 槲(音弧):一种落叶乔木 。
3. 枳(音只):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 。驿墙:驿站的墙壁 。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
4. 杜陵:在长安城南,因汉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这里指长安 。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这句说:因而思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
5. 凫(音符):野鸭 。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思,商山早行古诗朗读译文?】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野雁,正嬉戏在圆而曲折的池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