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 泥鳅人工养殖技术要点

【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 泥鳅人工养殖技术要点】
一、专池养鳅一般为主要从事泥鳅养殖的经营者所使用的养殖方式 。1、喂养池修建:挑选光照优良,温馨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便捷,3千米内无污染物的地方修建喂养池 。养鳅池土层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 。面积100-300平米,池深80-100cm,水位30-50cm 。2、清池消毒:鳅种散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 。留水面10厘米深,每平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喷撒 。3、铺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培养大量浮游动物做为泥鳅的鱼饵 。放苗之后,逐渐提升饲料投喂,并追肥有机肥 。4、饲料投喂:泥鳅食性杂,水里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 。人力喂养还应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边角料等动物饲料及麸皮、谷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 。5、按时、指定、定质、定量投喂:投喂量视水体、气温、进食情况来定,水温适合时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 。投喂量占在池泥鳅体重的百分数: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 。不同水温环境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饲料投喂占比:水温小于10℃或高于30℃时,少投或不投;水温11-20℃,植物性饲料占60-70%,动物饲料占30-40%;水温21-23℃,植物性饲料和动物饲料各占50%;水温24-29℃,植物性饲料占30-40%,动物饲料占60-70% 。6、水质管理:泥鳅散养后,依据水体胖瘦状况适度施肥,塑造浮游动物,使水质一直处于活、爽的情况 。水温做到30℃时,定期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层,以降低水温,避免浮头 。发觉泥鳅常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说明水里缺氧,应终止上肥,马上引入新水 。12月至次年2月并不投喂,仅需提升水面深层,在池角放进猪羊粪,以提升水温,保证泥鳅安全过冬 。7、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查验泥鳅活动、进食、病害等状况,同时,观查养殖池有无渗漏,泥鳅有无逃逸状况,水泥池要每日消除残余饲料,搞好日常纪录 。二、稻田养鳅在稻田散养泥鳅,可以借助田中蚯蚓、摇蚊幼虫、水蚤和野草等天然饵料生物,投喂少量饲料,就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因为泥鳅生活力好,即便在稻田加水晒田时,能钻入湿泥里运用肠胃和皮肤呼吸来维持其性命 。因此泥鳅是稻田养殖较理想对象之一 。稻田建设与养别的鱼种一样,在田中发掘一个或几个鱼溜,面积2-3平米,深约50cm,鱼溜与鱼沟互通,鱼沟改成“田”字或“井”字形 。进排水口都要设定拦鱼设备防跑 。1亩稻田散养身长3公分左右的鳅苗***万尾,留意尽量使用石灰和化肥,适度投饵和上肥,秋天收稻谷后起捕,或注水再次饲养,于翌年初春犁田时再打捞发售 。此外,在种藕、茭白等水生植物的水面里,可散养一定数量的泥鳅 。一般亩放千尾上下,只要喂养管理恰当,水面收益能提高 。三、家中养鳅即运用屋边或菜园坑和贮水池开展泥鳅喂养 。一般可按1亩投入长3-4厘米的嫩苗4000-5000尾散养,也能与黄膳、鲫鱼放在一起混养 。平时注意投饲和上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搭配使用 。同时控制住水体,当发现泥鳅冒出水面“吞气”时,说明水体中缺氧,应终止上肥,并更换水 。泥鳅个人长至15-20厘米时即可捕捉发售 。经8-10个月喂养,亩产可达100Kg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