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国产CAR-T产品向实体瘤下“战书”

CAR-T疗法要在实体瘤中有所突破 , 需要解决诸多问题 , 其中解决CAR-T如何进入组织致密的实体瘤内部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 通过瞄准新靶点并持续跟踪 , 我国已有多个CAR-T产品开启了治疗实体瘤的临床试验 , 有望实现CAR-T疗法治疗实体瘤零的突破 。
近期 , 国内研发力量不仅为中国新药创制的国际化做出榜样 , 也给出了肿瘤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更好的治疗效果 。
近日 , 南京传奇生物与美国强生公司合作的CAR-T产品西达基奥仑赛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 。 在实体瘤治疗方面 , 我国科济药业针对实体瘤(胃癌)的CAR-T产品CT041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获得FDA、中国国家药监局、加拿大卫生部的临床试验批准 。 近日 , CT041在我国进行的确证性Ⅱ期临床试验在北京肿瘤医院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
CAR-T疗法这样对战肿瘤
CAR-T疗法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 , 它通过对T细胞加装体外基因元器件或重启其免疫杀伐功能 , 形成对抗肿瘤的“生力军” , 从而达到消灭肿瘤的效果 。
“CAR-T疗法首先要将病人的血液抽出来 , 分离得到T细胞 , 然后在实验室里进行CAR-T的制备 , 制备完成后要进行大批量的扩增 , 得到大量的CAR-T后 , 再输回病人体内 , 来杀伤肿瘤细胞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徐兵河简要介绍了CAR-T疗法的实施过程 。
CAR-T疗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借力打力” 。 相较于传统的手术、药物、放射性治疗等 , 它用的是原本就负责“清除异己”的免疫系统 , 将它的潜能再次重建并释放出来 , 对肿瘤细胞的清除 , 理论上将达到更好的效果 。
目前 , CAR-T疗法是治疗白血病效率最高的方法 。 近年来 , 对CAR-T的研究也一直被寄予厚望 。 徐兵河介绍 , 全球有1297个临床试验中心具有CAR-T研究的经验 , 其中284个位于中国 , 仅次于美国 , 我国很多的公司和医院都在做CAR-T方面的研究 。
然而 , 用这种“活的药品”实施救治并不像理论描述的那样顺利 。 首先 , 与药品不同 , 细胞制品需要培养 , 而且由于有生命周期 , 其活性、有效性等都因时间而异 。 如何实现培养的标准化、操作的规范化、做好质量控制等都是获批上市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 其次 , 细胞产品生产批量通常较小 , 生产组织模式相对灵活 , 标准化相对困难 。 此外 , 安全性方面 , 细胞治疗的材料来源于人体 , 存在可能含有传染病病原体等风险 。
1月6日 , 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公开征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细胞治疗产品附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 旨在通过完善的制度规范CAR-T产品的生产 , 培育细胞治疗领域健康发展的环境 。
肿瘤治疗“新贵”仍有待完善
2021年有两款CAR-T产品接连在中国上市 , 分别为复星医药的阿基仑赛注射液和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 , CAR-T产品在中国实现“破冰” 。
今年 , 传奇生物带来更好的治疗数据 , 经西达基奥仑赛治疗后总缓解率(经过治疗病情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病人总数占总病例数的比例)为98% , 完全缓解率为83% 。 有分析认为 , 这一结果让业界眼前一亮 , 优于已经获批上市的同款CAR-T产品Abecma , 后者的总缓解率为72% , 完全缓解率为28% 。 这一数据优势或得益于嵌合抗原受体(CAR)的设计 , 资料显示 , 西达基奥仑赛含有4-1BB共刺激结构域和两个BCMA靶向单域抗体 , 其靶向癌细胞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大加强 。
创新让我国企业的CAR-T产品成为名副其实的肿瘤治疗“新贵” 。
【细胞|国产CAR-T产品向实体瘤下“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