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澎湃新闻“人类正在多极化博弈中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剧变|真实之虚幻,虚拟之现实:19位学者探讨身份、价值与元宇宙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
“人类正在多极化博弈中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剧变 , 一极是物理世界中人类肉身的力量 , 一极是数字技术虚拟世界的力量 , 另一极则是人类理性和道德的内在力量 。 新冠疫情的持续肆虐 , 乌克兰战争的爆发 , 悲惨至极的空难 , 我们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非人类的生物距离我们如此之近 , 感受人类生命如此之脆弱;对人类自身创造的信息化军事技术的应用 , 如何加剧了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 ,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危机 。 今天 , 我们意识到 , 人类已经不期然地走进了元宇宙这个虚实混合、虚实不可分辨的实在论事件中 。 ”
最近举办的“贞下起元:真实之虚幻虚拟之现实”论坛中 , 本次论坛发起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古睿学者刘晓力教授谈及 。
该论坛由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平台、服务器艺术联合于近日举办 。 论坛中 , 来自产业界、科学界、哲学界与艺术界的朱嘉明、何展、翟振明、王兴等19位嘉宾分别以“新物种新文明的‘开疆拓土’?元宇宙的底层技术与未来场景的畅想”、“数字时代与创造力:2021年的加密艺术实践”、“人类认知新世代:虚拟现实与造世伦理”、“数字原住民与元宇宙‘开拓荒者’分享会”为题展开讨论 。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人类正在多极化博弈中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剧变|真实之虚幻,虚拟之现实:19位学者探讨身份、价值与元宇宙
文章图片
论坛现场
新物种新文明的“开疆拓土”?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人类正在多极化博弈中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剧变|真实之虚幻,虚拟之现实:19位学者探讨身份、价值与元宇宙】2021年 , 最有争议、最具想象空间的概念就是元宇宙 。 从技术方面来看 , 支撑元宇宙发展的底层技术有哪些?距离元宇宙落地应用还有多大的差距?未来有哪些应用场景 。
分论坛“新物种新文明的‘开疆拓土’?——元宇宙的底层技术与未来场景的畅想”中 , 经济学博士、教授、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教授以《元宇宙:人类大转型时代下的革命性选择》为演讲主题 , 他认为 , 我们人类历史大概经历了三次历史重大转型:轴心时代、文艺复兴时代、工业革命时代 。 并从经济、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化等方面分析了转型的原因 。
朱嘉明认为 , 21世纪已经过了22年 ,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口规模与经济体量都巨大 , 危机也变得常态化、复杂化、高频率化、全域化 。 “在日益强大的系统、日益综合的技术、日益量化的社会 , 我们越发不知道这个世界真正的坐标系在哪里 ,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 , 我们面对的是失序、分裂、崩溃 。 于是产生了两个模式 , 一个是‘马斯克模式’ , 我定义为‘星际资本主义模式’——地球不行了 , 我们需要想办法到外星去 , 肉身去不了 , 也让人的信息、基因过去;另一个就是‘元宇宙模式’——构建虚拟现实世界 。 其中 , ‘马斯克模式’依赖于资本、依赖于传统的企业力量 , 需要用资本+技术+公司完成一次人类历史上的迁徙和转型 , 元宇宙是DAO模式 。 地球和人类无法承受试错成本和后果 , 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解决的问题 , 需要到一个新的世界去试验 , 元宇宙是一个革命性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 ”
英伟达中国区Omniverse负责人何展谈道 , 计算机视觉、AI和深度学习、VR、AR、XR技术、物理模拟技术和超级算力的融合会帮助每一个人都能够都可以去创建自己的数字作品、数字世界 。 何展认为:“从技术看AI数字人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0时代做到了影视级别超写实、AI换脸等等 , 这部分已经逐渐迈向成熟期;2.0时代可以做到AI生成超写实、AI实时驱动3D超写实数字人;3.0时代的梦想是实现艺术的需求迭代 , AI数字人可以实现AI赋能的性格培养、低代码无代码构建、支持虚实结合交互的数字人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