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Arcam PA240两声道后级功放评测:中性柔和强悍的控制力

欧姆|Arcam PA240两声道后级功放评测:中性柔和强悍的控制力

文章图片

欧姆|Arcam PA240两声道后级功放评测:中性柔和强悍的控制力

文章图片

欧姆|Arcam PA240两声道后级功放评测:中性柔和强悍的控制力

文章图片

欧姆|Arcam PA240两声道后级功放评测:中性柔和强悍的控制力

文章图片

欧姆|Arcam PA240两声道后级功放评测:中性柔和强悍的控制力

文章图片


【欧姆|Arcam PA240两声道后级功放评测:中性柔和强悍的控制力】
雅俊Arcam PA240两声道后级功放评测:中性柔和的特质背后 , 是更强悍的控制力!雅俊Arcam这个音响品牌来自英国 , 创立于1972年 , 资历虽老 , 国内音响迷却不太熟悉 , 本站过去极少报导 。 直到近期经过代理商卡门的引荐 , 才重新来到大家面前 。 它身为功放的专家 , 其技术理念却和多数厂商不同 , 喜欢使用高效率的G类放大技术 , 让Arcam在讲求大动态的影院市场备受瞩目 。 而这款PA240是他们家的旗舰后级功放 , 也是唯一一款纯两声道后级 。 有别于影院大推力、高动态的声音特质 , PA240的G类功放具有更多直接无隐的音质美感 , 论音响性、音乐性都值得音响迷期待!音响迷对英国品牌的声音风格 , 总是有着特殊的情怀 , 不少被称之为[经典
的功放、音箱都来自于英国 。 可能也是英国音响产品多遵循传统设计 , 造型多半不离保守、内敛 , 才会让老玩家们难以忘情吧!但相对的 , 若与现代的音响产品相比 , 视觉上可能少了一些新意 。 同样是来自英国 , Arcam的产品却完全不同 , 他们家的产品设计从不遵循古法 , 外型充满现代感 , 技术思维也相当有前瞻性 。 说起前瞻性设计 , 就不得不提及Arcam在1988年推出全世界第一款为CD转盘量身打造的独立DAC Black Box 。 CD信号源采用DAC与转盘分体式的设计 , 能将振动较大的转盘机械结构 , 与敏感的解码电路分离开来以降低噪音干扰 , 到今天来看依然是最发烧的配置 。 而Arcam却在CD刚刚发明之初就已经有这样的概念 , 你说它的思维是不是走在业界的前端呢?紧接着1990年代Arcam正式跨足影院领域 , 1995推出了全世界第一款发烧AV功放 , 让消费者在家中也能重现媲美电影院的电影音效 , 也在AV影院界奠定了无可取代的地位 。 来到2009年Arcam则正是将G类扩大技术纳入自家功放设计之中 , 成为自家最具代表性的特色 。 由此可见 , Arcam虽然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 , 但其实它在欧美市场一直很具代表性 , 近年来也由代理商卡门将其再度引进台湾 , 让一些年轻玩家可以从新认识它 。 支持性丰富、可玩性更高Arcam旗下的功放大多为多声道设计 , 而本文要介绍的这款PA240是他们家的旗舰后级功放 , 也是唯一一款纯两声道后级 。 先从外型看起 , 我个人很欣赏PA240这种一尘不染的简约设计 , 机身用铁灰色的金属搭建而成 , 面板的材质采用更重、更厚实的钢版制作 , 表面有微微的弧型线条 , 为它方正的机相增添了一些现代感 。 面板的配置也很简单 , 只有Standy By跟Mute两个功能键 , 一个电源开关 , 没有音量控制 , 布局尽可能将空间留白 , 看上去也清爽许多 。 而PA240真正的应用都在背板上面 , 支持性也比一般两声道后级丰富一些 , 除了基本的RCA、XLR类比输入之外 , 还有类比输出 , 搭配mode切换模式 , 共提供ST、Bridge、DM三种模式可选择 , Bridge模式可让你桥接两台PA240做为单声道后级使用以增强推力 , DM则是让你做bi-amp连接 , 分别以两台PA240驱动音箱的高、低两组by wire接口 , 强化音箱驱动效果 。 另外也具备Gain输出增益功能 , 总共有31dB与25dB两个档位 , 可按照搭配的音箱进行调整 。 效率极大化的G类放大设计在介绍PA240的电路之前 , 必须要先谈谈G类放大 , 也是Arcam最引以为傲的功放设计 。 G类放大实质上可以说是AB类的变异设计 , 那AB类又是如何工作的呢?大家都知道纯A类功放采用一颗功率晶体放大全波信号 , 理论上没有交越失真的问题 , 但缺点就是效率较低 , 大约70%的电流都会转换成热能浪费掉 。 为了解决A类低效率、高耗能的缺点 , 则发明出B类放大 , 它以一对功率晶体进行推挽放大 , 当一颗功率晶体工作时 , 另一颗则完全关闭 , 虽改善了效率的问题 , 晶体切换间却产生严重的[交越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