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不下载就不让看?这类APP要整改

想要浏览链接 , 却遭遇“不下载APP(移动应用)就不给看”;愿意下载还不行 , APP又要求获取定位、摄像和录音等权限……近日 , 针对部分网站在用户浏览页面信息时强制要求下载APP等问题 , 工业和信息化部督促相关互联网企业进行整改 。
诱导下载背后 , 有可能存在哪些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下一步 , 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APP整治 , 营造良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生态?
强制下载侵犯用户权益
通过提供更好的服务赢得更多活跃用户 , 从而实现“获客—活客—创收—获客”的良性循环 , 是多数APP开发经营者所追求的 。 但也有部分APP在获客时采用不合规的方法侵犯用户权益 。 不少人就遇到过从个人电脑端、手机浏览器、微信朋友圈等浏览页面时被要求下载APP的情况 , 以此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过度索取权限等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
“有些链接进入登录页面后 , 就要求用户下载APP 。 如果用户忽略下载请求 , 则用折叠、跳弹窗等方式干扰用户的浏览体验 。 ”北京白领张松时常在微信朋友圈浏览各种链接 , 发现越来越多的链接与相关APP搞“绑定” , “不下载就不让看” , 这让他困扰不已 。
除了微信朋友圈 , 手机浏览器页面也是部分APP强制下载行为的“高发区” 。 有用户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反映 , 通过手机浏览器登陆某论坛时 , 只能浏览标题和主要内容 , 浏览全部评论留言则需要下载APP 。 还有人反映 , 一些资讯类、知识分享类平台虽然没有强制要求下载APP , 却在其他方面“打擦边球” , 其链接在微信朋友圈、手机浏览器中的阅读体验不佳 , 多数评论留言被折叠 , 想要畅快阅读就必须下载相关APP 。
“不下载就不给看”是APP“野蛮生长”的副产品之一 。 近年来 , APP日益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移动互联网交互载体 。 五花八门的APP一方面便利了居民生活 , 另一方面也在“野蛮生长”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 。 强制或欺骗诱导下载、过度索取权限等问题破坏着行业生态 。
针对相关问题 , 工信部早在2016年就曾印发《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 。 该规定要求 , 生产企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不得调用与所提供服务无关的终端功能、违法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未经明示且经用户同意 , 不得实施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开启应用软件、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等侵害用户合法权益或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 。
近日 , 工信部再次强调 , 针对用户反映的部分网站在用户浏览页面信息时 , 强制要求下载APP问题 ,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对此高度重视 , 立即组织核查 , 并召开行政指导会 , 督促相关互联网企业进行整改 。
打好APP治理“组合拳”
“不下载就不给看” , 是“诱导下载—过度索权—收集用户信息—获取不正当利益”APP侵权链条中的第一环 。
“强制或诱导下载只是第一步 , 接下来就是索取各种权限 , 一会儿要用摄像头 , 一会儿要定位 , 一会儿要看通讯录 , 然后是大量推送广告 。 ”北京的胡大爷年过七旬 , 接触智能手机没多久 , 却因为APP诱导下载、过度索权而谈“机”色变 , 甚至动过换回非智能手机的念头 。
不久前 , 工信部通报今年第一批《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 , “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成为通报屡屡提及的重要问题 。
针对APP侵权问题 , 工信部打出APP治理“组合拳” , 通过制定标准、技术检验、专项整治、行业自律等措施 , 大力整治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弹窗骚扰等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 。 据介绍 , 2021年工信部已累计检测208万款APP , 通报1549款违规APP , 对514款拒不整改的APP进行下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