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四学士分别是谁读音 苏门四学士分别是谁


苏门四学士分别是谁读音 苏门四学士分别是谁

文章插图
自从欧阳修去世后,苏轼就顺理成章的成为文坛盟主,一时间天下士子纷纷以结识苏轼为荣 。比如,秦观就曾写诗道:“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
在这其中,有四个人拜入苏轼门下,后人称他们为“苏门四学士”,分别是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和张耒 。那么这四个人中,谁的文学成就最高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下这四个人都有哪些成就,然后才好排定座次 。
一、秦观(1049-1101)
秦观一生和苏轼渊源颇深,早年深得苏轼喜爱,苏轼曾评价他“有屈、宋之才”,并引荐他为官,但后来也因为这个原因被一贬再贬,最后死于广西藤州 。
秦观为人感情深厚、细腻,所以无论诗词都显得缠绵悱恻,现存诗歌400余首,词100余首,但词的影响力要大于诗 。此外,他的文章也写得不错,留存250余篇 。代表作: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二、黄庭坚(1045-1105)
黄庭坚也是诗词俱佳,但尤以诗的成就最高,是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在后世影响力极大,甚至超过了苏轼,在当时也与苏轼并称为“苏黄” 。
相比秦观,黄庭坚的诗词要更多样化,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 。除此之外,黄庭坚的书法也极为出名,和苏轼、米芾、蔡京并列为“宋四家” 。代表作: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
三、晁补之(1053-1110)
晁补之的文学成就散文高于诗歌,而且他的诗歌多以古体为主,所以他在后世的知名度不如秦观和黄庭坚,苏轼曾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 。
可能是受到苏轼的影响,苏门四学士都是通才式的文人 。除了诗文,晁补之还工书画,填词也颇见功力,今存词160余首,风格与东坡词相近,但缺乏苏词的旷达超妙 。代表作: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
四、张耒(1054-1114)
作为四学士中年纪最小者,张耒在苏轼、苏辙、秦观、黄庭坚和晁补之相继去世后,成为北宋文坛的中流砥柱,存诗约二千三百首,散文、史论、议论近三百篇 。代表作:
《夜坐》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
如论文学成就,四人中以秦观和黄庭坚较为突出,黄庭坚因其理论贡献和全面性稍胜秦观,故排为第一,秦观屈居第二,晁补之第三,张耒第四 。
苏门四学士在年轻时都曾得到过苏轼的指点,也极为仰慕苏轼,但乌台诗案爆发后,天下受牵连者达数十人之多,四学士当然首当其冲,以至于仕途都极为坎坷 。
秦观对苏轼感情最深,也是最先离世的,比苏轼还早一年 。当时苏轼从海南北上,秦观从广西北上,没想到秦观还未走出广西即病逝,听闻秦观逝世的消息,苏轼也是悲痛不已 。
秦观逝世后,由儿子和女婿护送灵柩北上,正好在长沙遇见黄庭坚 。见到两位晚辈,黄庭坚竟握着他们的手失声痛哭,随即赠银二十两作办丧事之用 。
随后十年间,黄庭坚和晁补之先后离世,最后张耒也在痛苦和寂寞中逝世,追随恩师与师兄与地下,苏门四学士从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绝唱 。
【苏门四学士分别是谁读音 苏门四学士分别是谁】南宋高宗即位后,下诏追赠苏轼为太师,赠黄庭坚直龙图阁,赠张耒集英殿修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