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蜀国将领之五虎大将介绍 蜀汉名将排名

蜀汉名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姜维、马岱、王平、关平、严颜、关兴、张苞、张翼 。五虎将,又称五虎大将、五虎上将或五虎将军,泛指是势力中首领最得力的五名大将 。多出自于明清古典小说中,也盛行于民间和一些著名军事人物的自诩 。

三国蜀国将领之五虎大将介绍 蜀汉名将排名

文章插图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整个天下乱成了一锅粥 。在历经数十年的混战之后,整个天下终于形成以,刘备、曹操、孙权为首的蜀、吴、魏三大核心集团 。
而蜀汉开国始祖刘备,于公元221年5月15日正式建立蜀国,与曹魏、东吴鼎足而立伺机一举平定天下 。
然而让刘备没有料到的是,东吴出现了一个儒将陆逊,陆逊一把大火不但烧了刘备数万大军,也让自己的梦想破灭!
在公元223年6月,刚刚过完儿童节没几天刘备也就不行了 。在刘备死后,大儿子刘禅继位,不过刘禅这个人没有什么作为 。
在公元263年便把刘备所建立的蜀国拱手送人了 。届时刘备辛辛苦苦创立的蜀国,也就毁于一旦 。
那么蜀国为什么会第一个灭亡呢?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表,本身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 。即使是自保,也足以让敌人裹足不前 。
那为何蜀国是第一个灭亡的呢?除了蜀主刘禅无能、昏庸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蜀中的大将 。
一个国家的大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乱世之中,大将的职位也就更加重要!然而,在整个蜀国来说,真正的大将之才也就只有4位 。
甚至在蜀汉后期也就只有一位大将,试想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面临如此境地,它又怎么可能不被敌国所灭呢?
对于古代王国来说,想要长治久安,在大将方面的人员编制至少也需要10名左右 。然而,蜀国从开国到亡国也就只有4位 。
第一位:关羽
关羽,字云长 。乃是蜀国五虎上将之首,同时关羽也是镇守边关的大将 。在三国演义之中关羽被称之为“义绝”,关羽仁义无双,乃是得到世人所共认的 。
同时关羽乃是最早跟随刘备打天下的元老级人物,首先关羽的个人武艺在三国之中能够排名前五,当年白马斩颜良,襄樊擒于禁、斩庞德,就连曹操都被震住 。
对于蜀汉来说,关羽这辈子最大的付出正是在荆州镇守长达10年之久 。在赤壁之战过后,荆州这块的整个防御、发展、兵力扩充等等相关事宜也都由关羽操盘 。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当时没有关羽把守荆州,刘备不可能这么轻松地便拿下成都 。
前期的荆州算是刘备的老盘,如果荆州一丢,益州又没有攻下来的话,刘备就很有可能被包了饺子,最终也不可能成就王霸之事 。
只不过,作为川蜀第一大将的关羽,却因为北伐而白白枉死,确实是死得不值得 。
如果当年刘备可以抽调兵马火速支援关羽,并且派遣刘封、孟达等人火速救援,相信以关羽的突围能力不至于被孙吴的人马活捉 。
如此一来,张飞便不会惨死 。只不过,刘备当时的高度还不够,过分小看了孙吴、曹魏的实力,又高估了关羽的能力 。
关羽本人熟读兵法,而且擅长打硬仗,唯一的缺点就是稍微有点骄傲,如果刘备给关羽配备适当的参谋,相信关羽可以打出一片新天地 。
第二位:赵云
蜀汉第二位大将乃是常胜将军赵云,为什么说赵子龙是蜀国大将,而张飞马却不是呢?原因也很简单,马超性情反复,而且对士卒没有恩义之德,同时他虽然被刘备收留但是根本没有实权 。
而张飞,虽然是蜀国不错的先锋战将,但是对于统兵打仗来说,此乃是张飞的短处 。
直面单挑,攻城拔寨才是张飞之所长,因此综合来看对于行兵打仗,料敌先机张飞确实不擅长 。因此张飞只能算是蜀国第一战将 。当年,独战吕布张飞都没有眨一下眼睛,足见张飞更擅长单挑 。
而赵云,虽然被刘备定义为“护卫大队队长”,但实际上赵云却是一名合格的统帅、大将之才 。
首说来说一说赵云的武力值,最能体现赵云武力值的典故便是“七出七进”,此乃是刘备最尴尬的一段历史 。
当时,刘备不顾自己妻子、孩子的生命,仓皇逃命结果导致与妻子、孩子分散 。细心的赵云便发现刘备的孩子还没有跟上,于是便杀回敌军阵营中寻找,终于找到了刘禅,不过甘夫人却投井而死 。
为了保住刘备当时唯一的骨血,赵云是把刘禅系在了腰间,在夜照玉的配合之下,在曹营之中七出七进,最后杀出重围 。
此战赵云打伤、打死曹魏将领50名左右,小士卒不计其数,大家可以脑补一下,需要什么样的武力值才能做到这样高端的操作?
其二,来看看赵云的统帅之才
在诸葛亮北伐期间,赵云主动担当起了诱敌大任 。当时,赵云率领5000余兵士与曹真对抗 。
而诸葛亮的主力则去攻打曹魏城池,南安、天水、安定等城池 。这样一来,赵云必须要拖住曹真,否则诸葛亮的进展就不会那么顺利 。
然而赵云只有5000兵士,而曹真则有数万大军,赵云当时的做法便是牵制住曹真即可 。
【三国蜀国将领之五虎大将介绍 蜀汉名将排名】不过最终因为赵云、邓芝所率领的兵士体弱兵少而在箕谷失利,然而赵云当时的做法非常迅速 。由他本人亲自断后,把所有的兵士全部聚拢于箕谷固守 。
因此军资,器械、粮草也都损失不大,最终赵云还得到了诸葛亮的奖赏 。
从上述两件小事情之中便能看出,赵云这个人不但有勇,而且亦有谋,综合来看他是一个心系百姓、军士、国家的大将之才 。
只可惜大半辈子都在打酱油,倘若刘备把他安排在汉中、荆州、任意一个区域,相信赵云的成就远不会如此 。
第三位:魏延
蜀汉第三位大将乃是镇守汉中,发明“错守诸围战略”,曾经让司马懿难堪的蜀汉名将,他就是魏延 。
魏延乃是由刘备一手提拔起来,参加过入川之战,汉中之战,北伐之战在川蜀军事有很高的威望 。不过此人却不擅长与同事、上级搞好关系,最终死于自己的坏脾气之下,而且还连累其三族,非常不划算 。
然而魏延镇守汉中10年之久,一直采用错守诸围战略,成功防御曹魏兵马不得入境 。
魏延这种霸气、魄力、勇略在三国之中便很少有人能够企及,特别是他在战场之上的灵活应变能力,可以说堪称一绝 。
《汉晋春秋》: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
此乃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魏延奉命与司马交手的战果,可以看看魏延的确是会带兵打仗的大将 。
除了会打仗之外,魏延在守城方面亦是一绝,足以和郝昭、文聘等人并驾齐驱 。
第四位:姜维
姜维,字伯约 。乃是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亦是蜀国最后一位大将军,说他是大将之才都有些屈才 。姜维一生率领蜀军10余次北伐,在兵力、军资相差悬殊之下,竟然可以做到胜负参半,即使是诸葛亮在世亦非过此 。
公元263年,姜维发现曹魏异动 。立即向刘禅写了防御书信,信中姜维让刘禅做好成都的防御工事,以备不时之需 。
只可惜刘禅当时并没有听信姜维的建议,然而,钟会、邓艾的大军已然杀进汉中,刘禅这才反应过来,迅速派遣廖化等将与姜维合围曹魏军马 。
只可惜此时已经失去了最佳的作战机会,姜维、廖化等不得已前往剑阁,替刘禅守住川蜀最后一道防线 。
然而,邓艾却翻过了阴平,而刘禅呢?不但没有利用成都的墙抵御邓艾,而是直接宣布投降,这一点与当年的刘璋相比起来都不如,真是扶不起的阿斗!
在收到刘禅的敕令之后,姜维,包括手底下的将领、兵士,无不愤怒,有的甚至是拿刀砍石以泄愤!
最后,姜维成功策反钟会,不过最终计谋还是失败了 。可以说为人臣子,姜维已经尽了忠,作为大将姜维已经尽了责 。
总体说来,姜维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丝毫不逊色于司马昭、邓艾等人 。只可惜,姜维未遇明主 。虽是千里马,但最终只能沦落泥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