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迪|全盘满速!闪迪SDCZ880固态闪存盘上手:MLC时代的毕业作

相信不少人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对以U盘为首的移动存储设备产生了需求,这种需求通常集中在解决有无问题上,至多对存储容量大小有自己的一些标准,而对于读写速度、耐用性等参数则知之甚少 。
这种现象也是由于U盘等USB接口设备在移动存储中具有最好的泛用性,能够适应多类人群、多种设备,场景更偏向于轻量化的文件拷写 。
相比之下存储卡等应用面更窄的存储产品都显得专业了许多,受众也会更集中地了解包括读写性能、三防能力、加密功能等额外参数 。
另一个原因在于U盘有两种进阶选择:想要更大的容量可以选择移动机械硬盘,想要更强的读写可以选择移动固态硬盘 。
它们也许体积相比U盘稍大,但泛用性几乎没有差异,至多是部分移动机械硬盘对于USB接口有更高的供电需求,确信自己有对应需求的消费者自然会转投这两种存储产品 。
那么,U盘的优势似乎仅剩更好的便携性(对比移动固态硬盘也仅仅是稍好),甚至在个人云存储(网盘)产品广泛普及的当下显得聊胜于无、存在感淡薄了 。
现实可能如此,但随着高性能的USB Type-C接口在手机、平板和移动存储设备中的使用,新一代U盘也正在发掘新的应用场景,比如作为手机内置闪存、Micro SD卡以外的又一颗外置存储,在相互接近的移动设备之间快速传输大文件等等 。
此外,我们也可以回顾U盘的往日荣光,感受高端移动存储设备的最后一次倔强:兼顾便携性、容量、读写速度、发热控制、使用寿命,采用MLC闪存颗粒的“毕业”级U盘,笔者手中的SanDisk“至尊超极速”SDCZ880固态闪存盘就是这样一款经典之作 。
闪迪|全盘满速!闪迪SDCZ880固态闪存盘上手:MLC时代的毕业作
文章图片

还有一些要补充的信息,“至尊超极速”与SDCZ880这个型号都是数年前沿用至今的产品名称,因此同款产品之间可能存在一些区别 。
例如从USB3.1(现称USB3.2 Gen 1x2)到USB3.2(现称USB3.2 Gen 2x1)的接口规格迭代,闪存颗粒类型的变更等 。笔者手中的这块也是通过其它途径入手的老版本,因此没有原包装,并且外观“略有磨损” 。
外观设计
闪迪|全盘满速!闪迪SDCZ880固态闪存盘上手:MLC时代的毕业作
文章图片

SanDisk至尊超极速 固态闪存盘在外观方面应该没有字符Logo以外的变化,均采用了深色铝合金半包围外壳覆盖,小部分采用黑色亮面塑料,笔者手中这块兼有SanDisk Logo与USB3.1字样 。
闪迪|全盘满速!闪迪SDCZ880固态闪存盘上手:MLC时代的毕业作
文章图片

闪存盘的头端为可伸缩的蓝色样式USB3.0接口,尾端则在铝合金外壳中设计了穿挂孔位 。接口伸缩由盘身上的滑块控制,向前推出有一定阻尼和段落感,推出后露出滑块下方的蓝色指示灯区域,回收则需要轻轻按下滑块再往回推 。
闪迪|全盘满速!闪迪SDCZ880固态闪存盘上手:MLC时代的毕业作
文章图片

盘身背面印有产品名称、型号、产地、容量、序列号、认证标识等信息 。
闪迪|全盘满速!闪迪SDCZ880固态闪存盘上手:MLC时代的毕业作
文章图片

盘身长约71mm、宽约21mm、高(厚)约11mm,以当下的标准来看属于体型较大的U盘,在排列紧密的多个USB接口上使用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便 。
性能测试
从CZ88到CZ880,SanDisk至尊超极速的外观和定位都没有发生太多改变,我们也期待它能以一如既往的超强性能为消费者带来旗舰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