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一款应用打通多个平台,vivo 的跨平台解决方案有点意思

MacBook|一款应用打通多个平台,vivo 的跨平台解决方案有点意思

文章图片

MacBook|一款应用打通多个平台,vivo 的跨平台解决方案有点意思

文章图片

MacBook|一款应用打通多个平台,vivo 的跨平台解决方案有点意思

文章图片

MacBook|一款应用打通多个平台,vivo 的跨平台解决方案有点意思

文章图片

MacBook|一款应用打通多个平台,vivo 的跨平台解决方案有点意思

文章图片

MacBook|一款应用打通多个平台,vivo 的跨平台解决方案有点意思

文章图片

MacBook|一款应用打通多个平台,vivo 的跨平台解决方案有点意思

文章图片


vivo 终于赶上 Android 阵营的大部队 , 在上周推出了首款平板产品 vivo Pad , 产品形态讨喜 , OriginOS HD 用着也很顺手 。

而对 vivo 而言 , 这块平板补齐了移动设备生态此前缺失的一环 , 在多屏协同服务下 , 还能串起「手机-平板-电脑」三种不同形态的终端产品 。
vivo 生态中出现的「多屏协同」功能虽称不上新颖 , 甚至已经有不少品牌都在前方立好了标杆 , 但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还是有一些值得说道的地方 , 于是我用 vivo X Fold、vivo Pad 和 MacBook 体验了一些 vivo 构筑的系统生态 , 以下是我想说的一些话 。
手机与平板 , 完成轻度生产力 vivo X Fold 跟 vivo Pad 同期推出 , 在某些场景下 , 两者的功能甚至会有重合的地方 , 但本质上 , 手机还是手机 , 8 英寸内屏还是会遇到捉襟见肘的地方 。
▲ X Fold 的屏幕比例接近正方 , 看常规影片还是平板来吧
当这两台设备放在一块时 , 配合起来也很丝滑 。
首先是《原子阅读》 , 这是 vivo 做的一款内容聚合应用 , 可以视作是排版更精致的「Zaker」 , 当然也解决了我们看点什么的痛点 。
我在地铁上用手机阅读着一片文章 , 路上看了一半 , 到了公司自然而然想用大屏看完另一半 , 原子阅读会保留我的阅读记录 , 在 vivo Pad 自动帮我续上 , 点开就是原来那篇文章关闭时的页码 。

阅读不会被打断 , 才能顺畅地接收作者的观点 , 毕竟断断续续地阅读一篇信息密度极大的文章 , 那种体验并不好 。 原子阅读在手机和平板上的无缝连接功能 , 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
vivo 推出的另一款应用《原子笔记》 , 同样加入到多设备互联的全家桶服务中 , 笔记都通过云端在手机、平板之间同步着 , 日程计划同步也是在云端完成 , 只要一端完成编辑 , 所有设备就都能看到 。


另外还有一个叫《原子放映厅》的协同服务 , 这并不是一个独立应用 , 而是为了解决一个简单而常见的痛点 。 追剧党一定都遇到过这样的状况 , 通勤路上 , 我们用手机在腾讯视频等视频网站里看剧 , 回到家自然想转到更大的屏幕上继续观看 , 此时如果要在平板端另外打开应用 , 再找到对应剧集 , 想想还是有点麻烦 。
《原子放映厅》正是为了同步多台设备之间观影进度而出现的 。 目前它支持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和 i 视频四款软件 , 我若在手机端用腾讯视频看着《信条》 , 此时走近 vivo Pad , 桌面的《原子放映厅》组件就会显示出「接力」字样 , 我只要按下按键 , 就能在平板上 , 续上刚才的进度接着看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