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和华为“半官宣”,十亿欧元不够,多少够?

2022年2月 , 大众第三次传出和华为的自动驾驶的消息 , 其实已经进入半官宣阶段 。
大众和华为“半官宣”,十亿欧元不够,多少够?
文章图片
2022年2月 , 大众考虑十亿欧元收购华为的一个自动驾驶部门消息再次传出 , 这已经是不到半年的时间里 , 德国媒体第二次率先爆出 。 而这 , 也已是大众汽车与华为车BU在刚刚过去的半年时间里 , 第三次产生交集 。
把时间调回2021年10月 , 先是华为与大众汽车可能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的合资公司 , 应对这一消息 , 华为回应为“不属实” 。
2022年1月 , 大众中国CEO的公开回应为 , “双方进行了商讨 , 但现阶段无可确认消息 。 ”
2022年2月 , 眼前德媒率先报道的消息为“大众欲十亿欧元收购一个相关部门” , 而接下来的双方回应则变为了“不予置评” 。
眼见得 , 随着新的消息陆续浮出水面 , 包括具体金额、今年1月离职华为的苏箐传闻担任大众中国新公司CTO等等 , 两家企业已经至少在网络舆论端完成了“半官宣” 。
收购/合资逻辑成立 , 但要破了华为的HI模式
关于收购/合资 , 舆论端已经有很多媒体做出了相关分析 , 从企业发展逻辑上 , 是自洽的 。
当下的大众 , 已经确定了自己的下一步发展计划 , 围绕着未来科技出行投入巨资完成转型 。
大众和华为“半官宣”,十亿欧元不够,多少够?
文章图片
340亿欧元的投入(2018-2022年) , 眼前你我能见到包括ID.系列的市场流通 , 以及接下来将见到的大众新旗舰车型(拥有高阶自动驾驶能力) 。 从众多方面均可看出 , 面对未来出行 , 大众的量产能力已没有问题 , 所缺乏的是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的快速推进 。
而华为 , 显然是全球为数不多拥有相关完整解决方案的技术企业 , 能和华为完成车BU的相关合作或者收购 , 能直接快速补强针对通讯、软件、硬件等一系列的系列短板 。 且华为车BU自身的发展推进逻辑也已确定 , 投入更多资金 , 想要和全球范围内的车企形成更深度的合作 。
大众和华为“半官宣”,十亿欧元不够,多少够?
文章图片
大众缺乏相关的软件先进能力、数据量、计算能力 , 而华为车BU的优势能力正在于上述三点 , 同时还有着控制成本/大规模量产的实现能力 。 于是 , 两者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组合以及合作 , 显然有着颇多可能性 , 但对其产生真正限制的 , 是底层之中的碰撞 。
华为的HI(HUAWEIInside)模式 , 为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的交融发展模式 , 其建立在华为统一底层架构后的同步研发推进上 , 单独剥离后进入其他企业的技术路线版图 , 即存在着两者之间如何实现软件兼容的浅层痛点 , 另外还涉及至关重要的核心话题:电子电气架构、自动驾驶技术方案的控制权 。
大众和华为“半官宣”,十亿欧元不够,多少够?
文章图片
如果与华为车BU选择合资 , 则基本意味着传统车企的未来进步核心会与之深度绑定 , 大众的核心技术路线会因与华为HI合作而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
如果选择收购华为车BU的一个自动驾驶部门 , 则取决于与大众的具体谈判 , 涉及算法、软件、电子电气架构 , 要看大众的胃口究竟有多大 , 以及想付出的金额又有多大 。 不同的幅度 , 意味着华为对未来出行业务中原本规划的关键环节被拿走 , 会对未来发展路径产生新的影响 。
比如 , 接下来的华为HI只有座舱能力 , 缺失自动驾驶相应能力 。
从金额上看 , 当前的十亿欧元或数十亿欧元 , 其实与华为自动驾驶相关业务出入很大 。 按华为财报/分红相关数字看 , 其2021上半年收入超3000亿元人民币 , 净利润率9.8% 。 其2021年预计分红每股1.58元 , 分红金额超500亿元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