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Surface Book能做“艺术品”,做不了“畅销品”( 三 )


微软在坚持了6年后 , 终于也是扛不住了 , Surface Book3应该就是该系列的绝唱了 , 可以确定的是Surface Book系列的隐退并不会对现在的二合一市场造成多大冲击 , 鉴于二合一市场在轻薄本市场都算是小众的存在 , 甚至不会有多少网友知道Surface Book已经关停 。
Surface Book的失败对于微软来说 , 也许算不上多大的打击 , 毕竟整个Surface产品线在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市占率都不高 , 甚至低于MacBook系列产品的市占率 。
对于微软而言Surface产品线的存在意义其实不在于盈利 , 更多的是为了硬件产品布局以及教育市场 , 而且在二合一市场中 , Surface也算是独一档的存在 , 一些独有的体验也确实是其它厂商无法提供的 。

【Surface|Surface Book能做“艺术品”,做不了“畅销品”】

实际上 , 在轻薄本和二合一笔记本电脑市场中 , Surface的体验并不算差 , 但是产品的销量却一直不佳 , 根本性的原因还是在价格上 , 虽然做工、设计出色但是却依然难掩配置在同价位同类型产品中的劣势 。
以Surface Go3为例 , 这款产品主打低端入门便携市场 , 但是起售价却近3000元 , 配置则是奔腾处理器+4G内存+64GB存储 , 考虑到安装系统所需的空间以及预留的更新、缓存空间 , 实际可用存储可能不到20G(虽然支持TF卡扩展 , 但是速度远不如内置存储) , 而4G的运行内存在当下的PC环境中仅能勉强应对日常办公和上网的需求 。
纵然Surface Go3有着出色的做工 , 但是如果无法提供应有的使用体验 , 用户自然只会给出差评 。 其实不仅是Surface Go3 , Surface一系列产品都存在明显的高价低配问题 , 甚至可以扩大到微软的大多数硬件产品身上 , 比如某款独特的双屏手机 。



其实 , 微软的硬件产品问题并不在设计上 , 单论设计微软的硬件设计水平是可圈可点的 , 但是具体到产品本身 , 使用体验确实难以与价格契合 , 在同类型产品中永远不乏替代品 。
小雷认为依托于Windows系统的Surface其实并不适合走苹果那样的纯高端路线 , 因为微软并不像苹果那样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态和处理器 , 而且苹果在拥有了M1芯片后 , 将其应用在iPad产品线的表现十分惊艳 , 而Surface既没有M1也没有iOS和macOS 。
那么Surface的未来在哪里?小雷认为是ARM处理器 , 如果有厂商可以拿出成熟且高性能的ARM处理器 , 那么就能够很好的解决性能与续航不可兼得的问题 。
其次是价格定位 , 牺牲一些做工来换取价格的降低将有效提振产品的销售面向群体 , 并且对产品线进行更细致的划分 , 拉低不同配置间的价格差距 , 设计也不需要过于极端的追求轻薄 。 否则的话 , 如果再像现在这样仅寄托于教育采购和极小众市场的支持 , 那么留给Surface的未来也许并不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