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黑匣子”强制装车,能否终结数据罗生门事件?

作者/Carlos
近期 , 航空飞行器搭载的黑匣子技术成为了公众备受关注的热点 。 而另一方面 , 汽车「黑匣子」的安装与否也再度成为热议话题 。
从之前的特斯拉「刹车门」维权事件 , 到近日小鹏车主遇到的「辅助驾驶刹车失灵」 , 行车数据的重要性也逐渐被公众所熟知 。
其实 , 根据去年公安部发布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 , 从2021年1月1日起 , 我国新生产的车辆就应全部安装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DR) , 或搭载符合GB/T38892规定的车载视频行驶记录系统 , 这也是顺应了汽车智能化的发展 。 只不过 , 由于疫情影响 , 新规定落地时间被延后一年 。
如果“黑匣子”强制装车,能否终结数据罗生门事件?
文章图片
EDR也被俗称为「黑匣子」 , 指的是用于记录其运行实时数据且抗损毁性能较高的一类设备 , 常用于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 。 在汽车上 , EDR被要求记录车辆碰撞期间的速度、ABS状态、方向盘的转向角度、气囊状态、制动状态等数据关键数据 , 可以有效还原事故发生前后的真实状态 。
自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以来 , 事故后追究归责时的纷争一直在持续加剧 。 这次EDR规范的出台 , 则有可能变为「刹车门」、「加速门」等罗生门事件的一个转折点 。
对此 ,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钟师向AutoByte表示:「EDR的搭载可以有效消除争议 , 汽车黑匣子通过展示清晰全面的数据 , 能够有效揭示事实 。 」
智能汽车时代 , EDR已必不可少
「黑匣子」此前虽然普遍指的是飞行数据记录器(FDR)、飞行员语言记录器(CVR) , 但汽车EDR本质上也没有太多不同 , 只不过是改为记录汽车一些操作行驶数据 。 其功能更接近于FDR , 而且基本不会涉及到用户隐私 。 比如 , 汽车EDR不具备飞机CVR类似的功能 , 不会全程录音 , 一些智能系统的数据也不是强制要求记录 。
如果“黑匣子”强制装车,能否终结数据罗生门事件?
文章图片
(飞机「黑匣子」并不黑 , 而是很显眼的橘红色)
强制标配汽车EDR规定的出现 , 实际也和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有关 。 与燃油时代的机械式操作机构不同 , 电动车的加速/刹车踏板都不与执行端设备直接连接 , 仅用来识别驾驶员的操作信号 。 因此在出现事故时 , 也被很多人质疑是系统失灵导致的结果 。
这种情况下 , 汽车EDR就变得很有意义 。 佐思产研在一份关于EDR的报告中指出 , 为了对碰撞碰撞事件的成因进行科学分析及取证 , 需要一个完整的、有效的车辆碰撞事件数据记录系统 , 以记录碰撞事件发生时车辆的相关数据 。
这样以来 , 一方面可以客观判断碰撞事件产生的原因 , 保障司法公正 , 保护公众利益;另一方面可以为改善车辆安全系统提供依据 , 避免类似碰撞事件的发生 , 提升车辆安全性 。
如果“黑匣子”强制装车,能否终结数据罗生门事件?
文章图片
目前 , 汽车强制配备EDR的相关法规已经成为多国的共识 。 美国起源于2006年的CFR563法规就对碰撞事件数据记录仪提出了要求 , 并在2014年推出强制性安装文件 , 要求境内所有销售车辆都需要配备EDR 。
韩国也自2015年12月要求包括存量车在内的所有车辆强制安装EDR 。 欧盟地区略晚于国内 , 2022年3月强制对新车进行安装 , 2024年3月起已售的存量车也要进行补装 。 日本也有独立的EDR标准 , 但不要求强制安装 。
EDR需要强制规范标准出台
尽管美韩等国此前已有EDR强制规范出台 , 特斯拉、蔚来等部分车企也在主动给其车型标配EDR , 但是缺乏统一纪律规范、有车企采用加密数据等问题 , 也导致消费者无法认同车企公布的EDR记录 , 以及以此为基准的事故分析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