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美国人的“苦肉计” 偷袭珍珠港是不是美国的阴谋

有人说,日本偷袭珍珠港得逞,是美国人的“苦肉计”,我完全赞同该说法 。我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在战术上是一次完美的胜利,但在战略上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依据如下:

是美国人的“苦肉计” 偷袭珍珠港是不是美国的阴谋

文章插图
一、日本袭击珍珠港的两大战略计划,没有一个实现的据解密资料记载,日本袭击珍珠港的作战计划中,有两个重要的战略计划:一是击沉美国太平洋舰队的3艘航空母舰和22艘其他战舰;二是对美宣战的最后通牒必须于攻击前30分钟递交美国 。但这两大战略计划,没有一个实现的 。
1、日本袭击珍珠港的战略计划之一,击沉美国太平洋舰队的3艘航空母舰和22艘其他军舰,但是在袭击时,这些战舰根本不在珍珠港
袭击珍珠港计划的策划者,山本五十六,在袭击之前就制定了这次行动的战略目标之一: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的3艘航空母舰和22艘其他军舰 。
可是在袭击当天,美国太平洋舰队的3艘航空母舰和22艘其他军舰根本不在珍珠港,所以偷袭就丢失了目标,剩下的只是一通没有目标的狂轰乱炸 。
珍珠港袭击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地的海军和其他观察家都认为,将美国大多数战列舰创伤、击沉是珍珠港偷袭的最大的成果 。没有了这些战列舰,美国海军只有依靠它的航空母舰和潜艇 。
但实际上,当时美国海军就只有这些航空母舰和潜艇等其他军舰,而这些舰船也是后来抵抗和反击日本的主要力量 。后来证明,日本在珍珠港将战列舰摧毁的作用,远比预想的要小得多 。
2、日本袭击珍珠港的战略计划之二,对美宣战的最后通牒,却莫名其妙地比原计划晚了1个半小时才送达
袭击珍珠港计划的策划者,山本五十六,早年曾多次赴美考察、求学和任职,对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潜力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 。
山本五十六深知美国人的性格,崇尚面对面的决斗 。通过事先宣战而打击美国的士气,从而把美国逼回到谈判桌前,签订互不侵犯的协定,这是他的另一个战略目标 。山本五十六原计划是:对美宣战的最后通牒必须于攻击前30分钟,即美国时间12月7日下午十三时递交 。
但是最后通牒的送达,却莫名其妙的推迟了一个半小时,使名正言顺的宣战变成了卑鄙无耻的偷袭 。
所以袭击珍珠港的两个战略目标,一个都没有实现 。从这个角度来讲,偷袭珍珠港就是一次丢失了战略目标的狂轰乱炸 。
二、美国可能已经提前知晓,并且有所准备,有所布局据有关资料记载,美国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可能已经知悉,并悄悄做了布局:
1、在日本袭击之前,美军向珍珠港突然调派大量的医药物资和医护人员,并在袭击前一天通知取消第二天的休假,进行战备值班(袭击当天是星期天),这是有档可查的 。
2、一些不合常理的军事调动,在袭击前美军将一些战斗机分散到偏远的小机场,而留在主机场的飞机则空着机库不用,整整齐齐地摆在跑道上,给人一种所有的飞机都在的假象 。袭击开始后升空作战的飞机都是从附近小机场起飞的,这在大片《虎、虎、虎》、《珍珠港》中都有描写 。
3、在袭击结束后,美军以惊人的速度将击沉的军舰打捞出水,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修理好,并且进行了改装,使得这些军舰的战斗力上升到新的水平 。熟悉军舰的人都知道,军舰的改装非常复杂,仅图纸就要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更不用说各种设备、材料的采购与生产了 。但是,当美军改造这些军舰时,工人们却发现什么都是现成的,包括图纸、武器、雷达等都是现成的,好像在等待这一天似的 。加利福尼亚号、西弗吉尼亚号等后来都被打捞起来,重新参战 。美军在珍珠港战役中真正损失的就4艘军舰:亚利桑那号、俄克拉荷马号、老战列舰犹他号和老的布雷舰奥格拉拉号 。
4、在偷袭的前一天晚上,珍珠港的军舰就曾击沉一艘参加偷袭的日军舰艇 。即便这个事件没引起美军的警觉,那么,在日军飞机飞向珍珠港时,美军驻珍珠港的雷达兵曾向上级汇报“发现大量可疑飞机”,这样的情报竟然也被疏忽过去,太不符合军事惯例啦 。
【是美国人的“苦肉计” 偷袭珍珠港是不是美国的阴谋】5、早在1941年1月27日,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在发给国务院的电报中已经提到:“日本军方似乎正在计划,在美日失和的时候袭击珍珠港”,这个信息引起了美国陆军部和海军部的重视,并进行了专门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袭击珍珠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
这么多疑点都说明,美国可能提前知晓了日本的作战计划,并悄悄做了布局 。
三、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一次胜利,却是战略上的一步臭棋虽然日本偷袭珍珠港取得了一次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却激起了美国国民的强烈愤慨,纷纷要求参战,打击日本帝国主义 。在战略上,日本是走了一步臭棋!
日本偷袭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本宣战 。美国广播电台反复广播:“珍珠港遭到偷袭!”罗斯福总统大声疾呼:“必须记住这个奇耻大辱的日子!”
正是以上原因,让很多人认为,珍珠港事件是美国的阴谋 。美国早已获知日军的偷袭计划,珍珠港事件只不过是罗斯福的苦肉计 。
因为当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思想非常严重,使得罗斯福总统援助英、苏、中等国的很多计划都受到掣制,而作为极富远见的杰出政治家,罗斯福很清楚,如果不及时援助正在艰苦奋战的英、中、苏等反法西斯国家,等到德、日、意等轴心国控制了欧亚大陆后,美国将无力独自抵抗已经根基牢固的轴心国 。
所以早参战比晚参战有利,但国内的孤立主义只图眼前利益,不愿参战 。因此罗斯福不惜以珍珠港为代价,唤醒民众的觉醒和敌忾,粉碎孤立主义思想 。
让日本成功偷袭珍珠港,才能粉碎孤立主义,激起民众参战的决心 。早在1941年11月26日,即袭击珍珠港发生前两周,罗斯福就亲自收到了英国首相丘吉尔关于珍珠港即将遭遇袭击的紧急警告 。
罗斯福的反应是遣散了珍珠港舰队的空中防御,以确保日本偷袭取得成功 。对珍珠港的灾难性袭击,造就了罗斯福梦寐以求的开战理由,这是一场创造新的美利坚帝国的战争 。
丘吉尔1941年11月26日致罗斯福的信函,是两人通信中唯一以“国家安全”为理由,至今仍未解密的文件 。当它解密的时候,也许就是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