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习俗有赏菊、祭祖、饮酒、登高和放纸鸢 重阳节风俗有哪些


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有赏菊、祭祖、饮酒、登高和放纸鸢 。
1、赏菊:重阳节日,一直就会有赏菊花的风俗习惯,因此自古又被称为菊花节,菊原是纯天然盆栽花卉,因其花型五彩缤纷且傲霜绽放而产生赏菊赞菊的菊文化艺术,阴历九月别名菊月,节日举行大菊花交流会,倾国倾城的人流赴会赏菊 。在我国古俗中,大菊花代表长命,又为文大家赞扬作凌霜顽强的代表,从三国魏晋至今,重阳节聚会活动饮酒、赏菊作诗已是时尚潮流 。
2、祭祖:重阳节是中华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时候民俗有着祭祖祈愿的传统式,尤其是在广东岭南一带,大家会在历年的重阳节举办祭祖主题活动 。祭祀祖先,登高远眺,功效是提高大家文化艺术归属感,加强大家族和时代的团队的凝聚力 。但是伴随着时间的发展趋势,许多地区人重阳节祭祖的意识正日渐欠缺 。
3、饮酒:菊花酒,古时候被看做是重阳节必饮、祛灾祈愿的吉祥如意酒”,因而,重阳节才一直保存着饮菊花酒的风俗习惯 。直到明朝清代,菊花酒依然风靡,在明朝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述,是风靡的运动健身饮品 。宋人以大菊花、茱萸浸酒,名茱萸为驱邪翁”,大菊花为延寿客”,觉得借此机会二物,能消阳九之厄” 。现如今,山东仍有民间童谣言:九月九,九重阳节,大菊花做酒满缸香” 。
4、登高:登高是重阳节的关键风俗习惯,汉朝此俗当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小故事而成 。到了魏晋时期,登高的日期已专定在九月九日 。《荆楚岁时记》说,九月九日,士农工商各领域的人都到野外登高,宴客饮酒 。
5、放纸鸢:放纸鸢是南方地区过重阳节的关键风俗习惯 。民俗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首要特点的 。光绪年间《惠州府志》亦有记叙 。凤兮亦如今的纸鸢 。在民俗传统式,重阳节除开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点 。纸鹞亦如今的纸鸢,五代以前,北方地区习惯性称凤兮”,南方地区则多叫鹞子”,东莞的纸鹞”称呼,很显然的是留下了五代之前的历史悠久名字,且有东西南北混和”的味儿 。
【重阳节的习俗有赏菊、祭祖、饮酒、登高和放纸鸢 重阳节风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