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的主要内容概括文字版 背水一战的故事简介

背水一战典故的主人翁是韩信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 。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 。刘邦命韩信率兵攻赵,为了打败赵军,韩信将一万多人的队伍在河边背水列阵,汉军没有退路,
【背水一战的主要内容概括文字版 背水一战的故事简介】

背水一战的主要内容概括文字版 背水一战的故事简介

文章插图
背水一战,是中国千千万万个成语里的一个,但它背后的道道可不简单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有了一些感悟,颠覆我原先的认知,明白了背水一战到底是怎么回事 。欲知详情,请听我慢慢道来 。
背水一战,百度百科对它的解释是这样的,原意指背靠临近河水之地摆阵,或布下阵势 。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
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喻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不知道是不是和你理解得差不多,但是,如果你就是这么想的,那就把“背水一战”想得太简单了 。
韩信雕像
每个成语背后都是有历史典故的,背水一战也不例外 。背水一战这个成语和一位被称为“兵圣”的名将有关,和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关,这个名将就是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这场战役就是韩信灭赵的井陉口之战 。
在背水一战四个字后面是“兵圣”韩信的超级智慧,但是韩信对他背水一战的策略有一个解释,“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这完全把我们对背水一战策略的理解给带偏了,要想真正理解韩信的谋略,我们就要完整的看一遍整个战争过程 。
先让我们当一回侦探,发现一些百度百科对背水一战解释得不合理之处 。背靠临近河水之地摆阵,或布下阵势,这不就相当于把自己的退路给断了吗,万一打不过敌人,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
又说,比喻有“决战”性质的行动,为什么决战就一定要“背水一战”呢?可能有人会说,韩信“背水一战”,蕴含了“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思想,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
是不是这样呢?我认为不是的,韩信“背水一战“的策略比这高明多了 。要学习韩信“背水一战”的智慧,如果仅仅是看这些解释,不还原到它的出处的话,那就大错特错,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
刘秀雕像
先讲一个“位面之子”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故事 。那是刘秀在南阳老家起义没多久,当时部队的带头大哥还是刘秀的亲哥哥刘縯 。
刘縯统领起义军去攻打宛城,没想到遭到了南阳郡太守甄阜和都尉梁丘赐率领的部队伏击 。刘秀所在的农民起义军碰上甄阜、梁丘赐带领的正规军,那是一触即溃,幸好刘秀有头牛,他骑牛逃跑了 。
首战获胜后甄阜、梁丘赐信心爆棚,要玩点花活,明明可以靠实力碾压对手,偏要耍计谋,要学一下韩信,背水一战,这就相当于实力演技派要去演青春偶像剧 。
甄阜、梁丘赐留辎重于蓝乡,引精兵十万南渡潢淳水,至沘水西岸,在二水之间扎下营寨,然后把回去的桥给拆了,以示勇往直前,绝无还心 。
面对甄阜、梁丘赐背水一战的架势,刘縯、刘秀兄弟是如何应对的呢?他们派出一路奇兵,乘着夜色在天寒地冻之中狂奔数十里,偷袭了甄阜、梁丘赐的辎重营蓝乡 。
甄阜、梁丘赐在蓝乡的守军毫无防备,稍做反抗,就全部成了俘虏 。蓝乡的所有辎重粮草,一夜之间易手 。
甄阜、梁丘赐率领的十万大军听说粮草被劫,大惊,军心顿时崩溃 。刘縯、刘秀兄弟趁机对甄阜、梁丘赐军发动了总攻,之前联系的盟军也同时动手 。
甄阜、梁丘赐无奈慌忙应战,激斗了半天,到中午时分,终于撑不住了,开始向北溃退,朝潢淳水方向奔命 。
前有滚滚潢淳水,后有滔滔追杀兵,甄阜、梁丘赐的军队欲哭无泪,只能回头送死,被杀被淹死的有两万余人,甄阜与梁丘赐两个人也葬身于乱刀之下 。
被誉为魏国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也曾使用过背水一战 。当时正值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两军在汉水对峙 。徐晃不听副将王平的建议,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令士兵渡水后背水列阵,企图效仿韩信,一举击溃赵云军 。
为了调动赵云军来攻击,徐晃派小股士兵引诱,想尽了办法 。可无论怎样挑战,赵云军都在军营内不予理睬,一点没有进攻的意思 。
等到自己阵营人困马乏之时,徐晃无奈只能退军,刚刚开始渡河就被赵云军冲击,士兵淹死者不计其数,大败而回 。
这是两个使用背水一战策略的错误示范 。其实想要正确使用背水一战的策略,要明白背水一战策略的精髓是它只是整个作战策略的一部分,它必需要配合釜底抽薪的策略一起使用,才能大获全胜 。不信,你可以仔细研究一下韩信井陉口之战的整个战役过程,你就知道我所言非虚 。
今天我不想给你讲韩信的故事了,而是要给你介绍一部动漫电影,《剑风传奇黄金时代篇2:多尔多雷攻略》,这部电影完美展示了背水一战的策略 。看完我的分析,大家就可以去看一下电影,领略一下背水一战的风采 。
先说一下背景,米特兰王国和尤达帝国的战争已经持续了百年,现在终于出现了结束的曙光 。米特兰王国在格里菲斯率领的鹰之团(雇佣兵部队)的帮助下不断收复国土,最终到了多尔多雷城堡下 。
多尔多雷城堡是尤达帝国占领的最后一个重要要塞,米特兰王国只要收复了这座要塞,尤达帝国就再无落脚之地,米特兰王国和尤达帝国的百年战争也就结束了 。
多尔多雷城堡
紫犀牛骑士团团长波斯高
多尔多雷城堡可是一座异常坚固的城堡,它背山而建,城墙高耸,防御工事完备,城墙上还安装了大炮 。不仅如此,城内兵力充足,有四个骑兵团驻守,特别是尤达帝国最精锐的紫犀牛骑士团也在这四个骑士团之内,并且紫犀牛骑士团的团长波斯高也是名将,武力过人,勇不可挡且深通兵法,紫犀牛骑士团在他率领下战无不胜 。
鹰之团团长格里菲斯
面对如此坚城,米特兰王国攻打数次,不但没有攻克,而且损失惨重,不得不召开会议,商量对策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鹰之团团长格里菲斯提出,他有办法攻克多尔多雷城堡,而且只使用自己鹰之团五千兵力即可 。
格里菲斯使用的计策大家可能想到了,就是背水一战 。他是怎么运用背水一战策略的,请听我继续说 。
鹰之团队长格斯
格里菲斯背靠多尔多雷城堡前面的一条大河列阵,派队长格斯带领他的骑兵大队主动出击 。紫犀牛骑士团也出城迎战,波斯高带领紫犀牛骑士团打败了格斯大队,格斯大队败走 。
波斯高看不懂格里菲斯这一系列作为的意图,下令不要追击 。就在这时,尤达帝国的总督赫隆出城,看到格斯骑兵大队在退走,强行剥夺了波斯高的战场指挥权,自己亲自指挥,下令四个骑士团一起出击,而且要求将士们活捉格里菲斯 。多尔多雷的守军全部出击,追击到河边和鹰之团展开激战 。
鹰之团队长卡斯嘉
尤达将军阿顿
这就是格里菲斯的背水一战,但这只是格里菲斯整个策略的一半而已,另一半就在鹰之团的主力和多尔多雷守军激战正酣的时候,悄悄上演了 。
鹰之团里唯一的女队长卡斯嘉带着十几个人伪装成尤达军,押着以前俘虏的尤达将军阿顿骗开了多尔多雷的城门 。
进城后,卡斯嘉他们迅速掌握了城门,然后马上放埋伏在城门边的鹰之团骑兵进城 。鹰之团的战士进城后迅速扫清残敌,占领了这座空城 。
另一边,在河边激战的鹰之团局势不妙,敌人众多,很多鹰之团的战士被杀,甚至被挤到河里淹死 。在这种情况下,格斯和波斯高对上,格斯幸运地将波斯高斩杀,尤达军队大惊,但毕竟人多,尚可维持 。
正在这时,尤达军队发现多尔多雷城上的旗帜已经换成了鹰之团的,明白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顿时军心涣散,无人再战,迅速溃逃 。鹰之团大获全胜 。
通过多尔多雷这一战,我们就明白背水一战这种策略到底应该怎么用的 。韩信背水一战策略的精髓是,这是一个套招,表面上是背水一战,其实背地里是釜底抽薪,这才是完整的一套策略 。
说说我对背水一战更深入的思考 。首先背水一战是在我方处于极度劣势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的,韩信是一万新兵对二十万赵兵,鹰之团是一团对拥有坚城的四团,在实力相当或则超过对方的情况下则不可用,否则下场就和甄阜、梁丘赐一样了 。
其次,我们要对敌方主将的心理有一定的把握,一定是对方对我们很轻视,才能使用背水一战的策略,韩信对赵军的时候,韩信不仅人少,他自己也是初出茅庐;多尔多雷一战,波斯高对鹰之团很重视,但总督赫隆却另有所图 。
在敌人轻视我们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增强敌人的傲慢之心,背水布阵、主动出击挑衅、甚至主将作诱饵,这些都是为了引诱心高气傲的敌人全军出击,离开坚固的营地,为关键的下一步作准备 。
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釜底抽薪,趁敌人全军出击的时候,占领敌人后方大本营 。这才是背水一战战略完整的面貌 。
如何使用背水一战的策略我们说完了,如果有人对我们使用背水一战的策略呢?那就要看他们是不是真懂了 。懂不懂的标志是有没有安排釜底抽薪的伏兵,明白这点,就好对付了,无论如何,我们要守好自己的大本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全军出击,让敌人有机可趁,再次基础上,还有余力,就出击把敌人赶下河,兵力不多,可以夜里偷袭,实在没人,就固守大本营,等着敌人来攻,反正主动权在我们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