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社交网站显示你的IP属地,会侵犯你的隐私权吗?

百度|社交网站显示你的IP属地,会侵犯你的隐私权吗?

文章图片

百度|社交网站显示你的IP属地,会侵犯你的隐私权吗?

文章图片


打开微博 , 随便翻一翻评论 , 就能发现一些充满戾气的言词 。
匿名的方式给这些发布者披上“马甲” , 看不清庐山真面目 , 致使他们在网络世界中肆无忌惮 。
网民苦“键盘侠”久矣 , 看微博新功能怎么把他们的“马甲”脱掉!
4月28日 , 新浪微博发布IP属地功能升级公告 , 全量开放评论展示评论IP属地小尾巴功能 , 并上线“个人主页一级页面展示IP属地”功能 。

这意味着用户每条评论以及主页都会显示IP属地 。
微博官方表示 , 此举是为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 , 确保传播内容的真实、透明 。
在网络热点事件中 , 第一时间呈现的信息会形成“先入为主”的效应 。
有道是 , 造谣一张嘴 , 辟谣跑断腿 , 鱼龙混杂的信息很容易就干扰影响网民的判断 。
显示IP属地确实能够约束非事件当事人传播不实内容 , 减少网友基于错误信息理解热点事件 。
那些利用地区ID立人设的博主也“现出原形” , “英国报姐”在山东发帖、“悉尼印象微博”在广东发帖的例子比比皆是 。
与此同时 , 也有不少人会有疑问 , 显示IP属地这不是泄露个人信息 , 侵犯个人隐私吗?

别急 , 咱们先来看看IP属地是不是个人信息 , 属不属于个人隐私吧 。
《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 ,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
IP属地具体到省 , 并不会影响到私人生活安宁 , 难以认定属于个人隐私 。
如果显示属地就属于侵犯个人隐私 , 那些职业特征的衣服显示职业 , 岂不也构成侵权?
那么再来看看《民法典》对于个人信息是怎么规定的 。
根据《民法典》第1034条的规定 ,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 。
简而言之 , 就是能够凭借某些信息找到具体个人 , 比如身份证号、手机号、指纹之类的信息 。

很明显 , IP属地只显示到省这一级 , 每个省人口都不少 , 单凭省份无法识别到具体个人 。 想要具体到个人 , 需要叠加大量信息 。
所以IP属地省份信息很难认定为个人信息 。
即使认定属于个人信息 , 微博显示IP属地也不能认定为侵权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条规定 , 个人信息处理者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 , 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信息 , 不需取得个人同意 。
微博为了舆论监督的目的 , 采取的方式也在合理范围 , 符合法律规定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 必须是合理范围内的显示 。
这种信息显示是有限度的 , 如果各项信息叠加之后能找到相对应的个人 , 那么就会侵犯公民隐私权 。
另外 , 不少反对者言词有偷换概念之嫌 , 把IP属地说成IP地址 , 这两个名词可差太多了 。
IP地址就像设备的“身份证” , 能够追踪到与之对应的设备 , 继而追踪到个人 , 是个人隐私无疑 , 泄露IP地址肯定会侵犯隐私权 。

但是 , 微博现在显示的是IP属地 , 并非是完整的IP地址 , 这怎么能说是侵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