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是现在的什么官职 举人是现在的什么官


举人是现在的什么官职 举人是现在的什么官

文章插图

假如穿越回了古代 , 你会选择当个默默无闻的百姓?还是当个侠客?又或者是入朝为官呢?想必很多人会选择了后者吧 , 但入朝为官可是那么简单 。
其实 , 古代官职和如今的公务员有着很相似的权利和地位 , 同为父母官 , 管理者一方的制度 , 所以他们也有着类似的入职要求 , 那就是考试 。
科举考试 , 古代当官入职的必要考试 。该制度 , 诞生于公元前605年 , 在隋唐时期 , 逐步建立了初等的考试规模 , 一直沿用到了清朝1905年 , 这才废除 。
该考试三年进行一次 , 依次分别是乡试、会试、殿试 , 共三级 。第一步乡试就在本省进行 , 只有通过了 , 这才能称为中了举人 , 但这只是个开头 , 接下来会越来越难 。
会试 , 又称全国考试 , 在京师举行 , 这也是古代人为什么会有进京赶考之说 。既然进了京城 , 那么可想而知 , 这次多大的考试规模之大 , 要求之严格 。
会试通过了后 , 就是殿试了 , 可以直接和当朝皇帝对话 。第一名 , 就是传说中的状元 , 第二名是榜眼 , 第三名是探花 。拿到了状元后 , 就能入朝为官了 。
但整个考试内容 , 无非是八股文和四书五经 , 也就是将那些书牢记在心 , “书呆子”一词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流传下来的 。这些书加起来的重量可是足足达两个男人的程度啊 。
而人们常说的“秀才”就是可以参加乡试的一群人 , 他们通过了童试之后 , 就可以进去一所系统教学的书院继续学习 。但是 , 能够成为秀才的人就已经很少了 。
科举考试的制度 , 有好有坏 。它虽然能够有效地筛选出优秀人才 , 但是制度太过于死板老旧 , 从来没有改革变通过 , 况且学习好的人不一定可以很好地治理地方 , 治理国家 。
《范进中举》 , 初中语文课本里的一节课文 , 它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讲述了因为呆板的科举制度 , 就毁掉了一个活生生的人 , 到最后好不容易中了举人 , 但是却疯了的故事 。
范进这个人 , 特别的悲惨 , 他努力学习了一辈子 , 参加了十几次的考试 , 都没有通过 。即便是这样 , 他还是没有放弃参加考试 , “撞了南墙也不会回头” 。
每次等成绩就像是被火烤似的 , 充满了煎熬 , 就同如今的高考一样 , 成功就是王 , 只有这一条路 。内心的压力会随着参加的次数增多 , 成一种指数增长的模式 。
那么对于古代人的“举人”身份 , 放到现代是属于什么学历呢?若是让研究生去参加科举考试能否通过呢?抱着这些疑问 , 我们来探讨下到底孰强孰弱 。
举人=硕士科学历我们先按照考试的层次进行对比 。举人 , 也就是通过乡试的人 , 乡试就好比研究生考试 , 那么童试就是高考 , 他们在这阶段所在的书院也就是“大学” 。
而且 , 从范进中了举人后 , 乡亲们的表现 , 既送鸡蛋 , 又送酒的 , 就连平时不这么联系的远方亲戚都会专程过来问候 , 与之前他纯素人的对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并且能够通过童试的人有很多 , 但是通过乡试的人却少之又少 。“举人”虽然不能说是可以入朝为官 , 但是做一个小的地方官还是可以的 。
若是一个县只出了一个举人 , 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 全县的人都会载歌载舞的庆祝 , 就连族人都会跟着沾光 。可想而知 , 举人差不多就是等于如今的研究生了 。
那么这样推下来 , 秀才就是大学生 。还记得在电视剧《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 , 他经常拿着书学习 , 并且还老是炫耀自己秀才的身份 , 也确实 , 能够成为本科生也是挺困难的 。
研究生与举人 , 谁强?
研究生考试 , 在每年的12月底进行的一次国家级考试 , 这是对于更高层次的专业考试 , 共有四门 , 其中两门公共课政治和英语 , 另外两门也就是相关的专业课和基础课 。
每年有上百万的大学生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 , 但是能够考上的却掐指可数 。假如把高考比做过独木桥 , 那么研究生就是爬“珠穆朗玛峰” 。
而那些备战了多年研究生的人 , 每一次成绩的公布都是一种酷刑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 内心会逐渐变得脆弱起来 , 甚至还会产生考前焦虑 , 以及考后恐惧 。
并且由于是国家级考试 , 所以也没有什么“暗箱操作”之说 。在古代 , 能够达到秀才并不仅仅通过考试这一条路 , 有些会通过家族的手段而获得这个称谓 。
【举人是现在的什么官职 举人是现在的什么官】中举人确实是通过考试出来的 , 并且乡试的考官是由皇帝亲自委派 , 三年才举行这么一次考试 , 每次全国考试录取举人的人数也仅仅只有1000多人 。
不光如此 , 每个省还会指定分配名额 , 即便是同等分数高的人 , 有很多 , 但依旧只能中那么几个 。若是按平均分配下来 , 每次每个省能够考住的人数仅仅只有45人左右 。
这就比研究生 , 录取人数要少得多 。而且对于研究生考试的复试 , 也就是面试环节 , 还有很多不定的因素 , 有些学生考本校的研究生就在这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 。
所以假如让研究生穿越回古代去参加乡试 , 想必能够考住的寥寥无几 。面对这种艰难的选拔考试 , 范进最终发疯也是可以理解了 , 毕竟这种压力放在现代人身上 , 也是无法承受的 。
放眼去看那些历史人物 , 各朝的国家大臣 , 军事家 , 政治家等 , 他们大多都是状元、进士 , 或者是举人出身 , 皆由科举选拔考试脱颖而出 , 
而那些多次尝试都没有成功的人 , 大多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 , 只是暂时回到了家乡 , 当一个教书先生 , 培养学生继承自己的壮志 , 考取功名 。
但是也不得不说 , 通过这种较难的选拔考试 , 所筛选出来的人才 , 确实是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出了很大的力量 , 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 , 历史才得以推进 。
阿毛认为 , 我们要时刻保持着学习的心态 , “书山有路勤月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无论是学习课本还是学习技能 , 都会使自己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