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碳中和:真伪路径的博弈与破局

建筑碳中和:真伪路径的博弈与破局
文章图片
不谈颗粒度的碳计算 , 将会陷入到行业粗放式的漩涡中 。文|秦明
编辑|石亚琼
案例支持|续翼建筑科技
来源|数字时氪(ID:digital36kr)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4月 , 建筑行业迎来首个碳排放强制指标 。
不同于10年前的BIM技术 , 建筑碳排放强度计算从一推出 , 便上升为一种战略手段 , 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均应严格执行 , 更多的是如何去细化与落实 。
建筑行业作为一个相对传统封闭的圈子 , 前期也面临着较长时间的碳市场教育 , 也会存在着碳排放分析计算维度混乱、有效减碳路径不知如何选择 , 以及各类利益相关方的协调与激励工作 。
不过 , 时代的车轮始终会滚滚向前 , 未来10年 , 碳的资产属性势必将在建筑行业加速凸显 。 整个产业链条的每个角色都将主动或被动参与完成一场基于碳排的财富流动与再分配机会 。
越来越观察到 , 随着建筑碳市场的集中度不断上升 , 如进口减碳沥青、研制固碳胶凝材料、开发碳监测系统、制造光伏玻璃、使用低碳混凝土等均成为企业降碳减排的措施之一 , 包括光储直柔建筑、高层住宅停车建筑体系也成为双碳市场的部分关注点 , 同时一定也会有不少待挖掘的产品与措施 。
在续翼《建筑碳中和白皮书》中提到 , 建筑实现双碳目标分三个层次 , 一是通过节能减排、负碳技术等手段抵消运营碳排放 , 实现零能耗建筑;二是从建材生产、建筑施工、运营到最终拆除回收 , 分析每一个阶段的碳足迹与抵消方法 , 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为零;三是产业链条的参与者、企业或组织的生产和经营实现碳中和的过程 。
而实现这三个层次的基座 , 关键在于碳资产数字化管理的能力 , 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企业自身数字化的进展 , 以及对供应链数据的整合程度 。 只有量化清楚碳排放 , 才能有的放矢减排 。
碳量化结果将直接影响企业决策 。 可以想象 , 当供应商拿来一款低碳材料 , 面对高于传统材料20%的费用 , 碳溢价带来的综合效益可成为衡量是否采用的标准之一 。
考虑到建筑的强行业属性、复杂的上下游关系与传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 , 在建筑碳计算过程中 , 获取精准全面的数据源成为第一道难关;其次对复杂数据源的解构推导 , 进而计算碳排放量的过程又与行业知识息息相关 , 这可能成为第二道难关 。
值得注意的是 , 不同颗粒度的碳核查结果会直接影响对减排措施成效的判断 。 比如 , 装配式结构VS.现浇结构 , 减碳优势是否明显;结构体系类型是决定减碳的主成分因素 , 还是新工艺带来的减碳效果更佳 。 这里面也充满着不确定性 。 对于不谈颗粒度的碳计算 , 很可能会陷入到行业粗放式的漩涡中 , 丧失碳核查的价值 。
当然 , 碳资产已成为企业标配 。 可以预见 , 未来的建筑也会从传统耗能单位转变成价值产能中心 , 将建筑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 也成为实现建筑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
建筑碳中和:真伪路径的博弈与破局
文章图片
双碳“冰山” , 浮出水面从2002年与荷兰签订的首个CDM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辉腾锡勒风电场)之后 , 我国便开始走向了清洁发展机制下的探索道路 。 随后十年间 , 陆续完成了从初步探索、理论建立再到不同项目级的实施 , 并成为了CDM项目份额的第一大国 。 期间 , 国内也开始推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