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中美博弈,美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一个台湾人说出了真相( 三 )


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厂房
事实上 , 美国深受人才匮乏限制的科技产业 , 不止是芯片 , 还有5G技术!
戎评以前给大家分析过 , 5G是通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敲门砖 , 没有5G技术和普及率覆盖全国的5G基站体系 , 什么工业互联网、什么自动驾驶、什么人工智能 , 全是瞎扯 。
美国肯定也明白这点 , 于是一边打压中国5G技术的领头羊华为 , 另一边又斥资百亿美元打造自己的5G帝国 。
技术有没有赶上中国不知道 , 但基站这块 , 是真玩不下去了 。
截止2021年上半年 , 中国已完成全国5G基站覆盖 , 总数量91.6万座 , 占全球总基站的份额超过70% 。 其中 , 1~6月新增基站23.4万座 , 仅这半年的新增就是美国全国5G基站总量的4倍之多!
基站这玩意是不能算人均的 , 因为消费端的只占很小一部分 , 真正的大头是工业端和社会端 。 它的关键作用在于:把分散在各地运作的点串联在一起 , 增强全国协作效率和流通效率 。
比如原材料商-中间供应商-终端生产商按照传统的模式生产 , 物料的需求要一级一级的传递 , 这个过程不仅浪费时间 , 而且也可能由于对生产预测的不充分导致浪费 。 但在工业互联的模式中 , 一条供应链的所有企业将全部纳入到一个生产平台 , 物料需求会根据生产端的反馈数据实时更新 , 实时备货 , 所有需求既精准到每一千克避免浪费 , 又提高效率 。

考虑到领土辽阔的国家 , 都会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不同的产业 , 最后再通过物流系统进行去全国性的生产协作 , 例如中国制造一个平板电脑 , 硅材料由上海提供 , 芯片由南京或台湾提供 , 锂电池由广东提供 , 制造流程在四川或重庆进行 , 这便使得5G基站必须覆盖全国并织成一张有效的网络 , 才能整体提升生产效率 。
因此 , 美国5G基站普及得这么慢 , 影响的不是消费端的体验 , 而是中美两个工业体系的竞争 。
还没等白宫启动相关问责程序 , 通讯行业协会便甩出一份报告指出:政府如果想要实现全国5G网络覆盖 , 至少需要十几万通信技术人员 , 但全美上下连同有从业经历和相关专业毕业的总人数不到3万 。
人才匮乏还只是一方面 。
另一方面 , 随着政府需求和通信技术人员的失衡 , 在供应远小于需求则供应端价格上涨的逻辑下 , 美国5G基站的建设用工成本不断攀升 , 以至于同样规格的基站美国的成本是中国的数倍 。 而建设成本会平摊到相关部门的运营 , 所以最终又会拉低美国工业体系的性价比!

更令华盛顿深感焦虑的是 , 美国人才匮乏的危机 , 已经蔓延到攸关国本的军工产业上了 。
2021年11月8日 , 曾长期参与美国海军钢材制造的冶金学家伊莱恩·玛丽·托马斯承认 , 数十年来 , 她一直在伪造核潜艇钢材的强度和韧性测试数据 , 以使自家公司的钢铁铸件能够通过海军的验收 。 根据华盛顿西区检察办公室的一份数据显示 , 从1985年至2017年 , 托马斯伪造了不低于240种钢材的强度和韧性测试结果 , 造假钢材所涉及到的产品涵盖多种战略战术核潜艇 。
造假并不奇怪 , 奇怪的是从托马斯公司下游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公司 , 到海军验收部门 , 都没有发现造假 。 倘若不是她自己承认 , 美国海军很有可能永远不会知道潜艇的材料有大问题!
这般不可思议的现象背后 , 反映的是美国冶金人才的严重缺失 。
在2020年度ARWU世界高校冶金工程专业排名中 , 中国上榜数量最多 , 前五全被我们包揽了 , 而美国只有田纳西大学一家入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