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冯天俊:震荡中的供应链,唯“韧”不断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孟梅易弋力
最近某汽车企业创始人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段文字:“一辆车差一个零件都没法生产 , 很多合作伙伴供不了货 , 只能暂停生产 。 ”零部件的断供造成企业停产 , 这是汽车行业曾面临的困境 。
疫情期间 , 不仅汽车行业 , 科技行业、工业产业等但凡涉及上海供应链的行业企业 , 都或多或少曾面临断供或断产的危机 。 由此 , 我们可以看到:供应链是一个系统性、网络化、多主体的链 , 而不仅仅是一家企业 。
在复旦管院“瞰见”云课堂 ,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教授冯天俊就“如何打造震荡中的供应链” , 为大家详解供应链风险管理、供应链韧性的构建 。
疫情中的“逆向牛鞭效应”
复旦大学教授冯天俊:震荡中的供应链,唯“韧”不断
文章图片
复旦大学教授冯天俊:震荡中的供应链,唯“韧”不断】供应链领域有一个经典现象 , 就是越往供应链上游 , 订货量波动越大 , 斯坦福大学李效良教授教授把这个效应命名为“牛鞭效应” 。 需求端一个很小的波动 , 会给供给端带来很大的波动 , 我们已经在很多行业广泛观察到这个现象 。
这两年疫情中 , 我们发现还存在着一个“逆向牛鞭效应” 。 具体体现在 , 由于物流等瓶颈 , 上游供应商很小的供给波动都会给下游厂商带来很大的波动 , 且越往供应链下游 , 厂商的生产计划波动就会越大 。 本质上是由于疫情背景下 , 供应链上游的供给以及物流配送能力约束所产生的放大效应 。
复旦大学教授冯天俊:震荡中的供应链,唯“韧”不断
文章图片
供应链里面最弱的那一环 , 决定了供应链整体的绩效 。 换句话说 , 供应链里面最薄弱的那一环 , 决定了我们供应链的韧性 。
为什么供应链韧性会缺失
供应链韧性 , 指的是在应对潜在突发事件时 , 供应链通过调整自身产品、组织、技术策略、供应链结构等 , 以实现事先准备、发生后快速响应和恢复的能力 。
复旦大学教授冯天俊:震荡中的供应链,唯“韧”不断
文章图片
为什么供应链韧性会缺失?首先是没有做好事前供应链风险管理规划 。
从流程角度来说 , 供应链风险管理基本上是三步走: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 。
我们首先要识别风险的来源和类型 。 其次是风险评估 , 有两个维度:一是风险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 二是风险发生的后果有多大 。
最后要有风险的应对方案 , 要在供应链设计层面做一些提前的预案思考和整体设计 , 比如压力测试等 。 在组织层面 , 企业需要打造敏捷组织 , 同时把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文化与激励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 , 这样才真正能够让供应链风险意识融入到员工的血液当中 。
当供应链中断风险发生的时候 , 我们要考虑事中和事后的供应链快速响应和恢复 , 协同是关键词 。 在流程上 , 我们要让供给、生产、物流等供应链全流程达成高效协同 , 组织层面做到跨部门、跨组织、跨地域的高效协同 。 在信息系统部分 , 要做到信息流、物流与人流的高效协同 。
供应链韧性构建与提升有哪些挑战
第一 , 韧性有异质性 。 同一家企业的产品类型不一样 , 其供应链的性质特点也会不一样 , 不同类型的供应链就会有不同的韧性需求 。
第二 , 企业的决策是碎片化的 , 很多情况下供应链管理需要多方协商 , 实现韧性的成本怎么分担 , 存在利益冲突 。
第三 , 效率与韧性的权衡、供应链短期和长期的权衡 , 也需要跨职能与跨部门的合作 , 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总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