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坊司啥意思 教坊司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教坊司啥意思 教坊司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教坊司属于明代的宫廷音乐组织,它的前身是唐代的教坊,明代才将其改为教坊司,归属于礼部旗下,主要负责皇家节日庆典和迎接贵宾,演奏,创作乐曲等专业宫廷音乐事务,同时也可以把它认作官方妓院,教坊司组织内部拥有众多乐女和乐师 。这些娱乐活动中舞姬,歌姬负责提供情色服务于高官贵族 。
教坊司在明代从属于礼部 。当时教坊司的官职结构基本为奉銮两人,正九品左、右舞师各一人,左、右礼乐各一人,并且有九品乐舞长官负责 。在户籍上算为乐户,属礼部 。嘉靖时期中,又设立显陵供祀教坊司来负责祭祀业务,设立左、右司乐各一人 。
清朝初年沿袭明朝制度继续设立教坊司,而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雍正选择废除教坊司中的女乐师,选择以男性内监来代替,从此古代朝廷官办妓院的习惯才被终结 。
那么从最初的唐代皇家歌舞团,到明代时期的官办妓院,教坊司是如何走向堕落的呢?
一、明代之前的教坊【教坊司啥意思 教坊司在古代是什么意思】明代之前,教坊虽然存在,但更多的是以一种为贵族阶层提供“乐舞”等艺术表演的服务机构,其中的女子们只能算是艺伎 。
教坊司这个特殊的结构出现,实际上是明朝以后的事情 。在明朝教坊司的人员来源一般为犯罪大臣、贵族的家眷,当在京城的高官被抄家后,他们的女眷会纳被入教坊司 。在当时教坊司中的女子都属于乐户,乐户在当时属于贱籍 。
朝廷规定,入了教坊司的女子都要身穿绿色的衣服与其他女子以示区别 。同时,属于贱籍的人一生不能与平民结婚只能和其他贱籍人结婚,而且世代沿袭贱籍 。
其实,在靖难之役(1402年)之前,教坊司属于一个高雅的宣扬艺术的地方 。唐太宗李世民通过建立教坊,满足了自己艺术上需要高尚女伶为乐的需求 。
这个机构的主要负责的任务是挑选培训歌姬、创作宫廷音乐、宫廷舞蹈等 。教坊中的工作十分高雅,能够和皇帝舞音同乐 。
教坊中的歌姬、舞姬都要接受诗、书、礼、乐的培训,每一个人都是优秀的有艺术修养文化艺人,知历史有学问 。
所以这群人才能让宫中才子流连忘返,传出无数才子对教坊中女艺人不懈追求的佳话 。教坊的存在也与唐朝文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
例如浣溪沙,就是唐朝的教坊曲名,后来流传于世间,用作词牌名 。
二、朱棣惩罚靖康之难中忠于建文帝的臣子二、朱棣为了惩罚靖康之难中忠于建文帝的臣子,故意将他们的女眷送入教坊司充当官妓,由此教坊司才彻底转变为官办妓院,实际上是带着一定的政治意图的
而在明朝初期,教坊这个与艺术相连的高雅的地方变了味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配到各地当藩王,藩王势力在朱元璋在世时日益膨胀,朱元璋在世时没有发现这件事情 。
他挑选的继任者建文帝和专门的辅佐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政策,燕王朱棣在面对削藩政策下,选择在建文元年(1398年)出兵反抗,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
最终,朱棣的侄子建文帝守成失败 。靖难之役结束后,因为朱棣的皇位来历并不光彩,当时剩下了很多坚决拥护建文帝的忠臣 。
同时在朱棣时期,锦衣卫和东厂的权利剧增 。燕王朱棣怕余臣重夺大权,选择了将他们全部除掉,他们的父母被流放,儿子被充军,妻子和女儿以及女眷被送入了教坊中当做官妓,并且将教坊改名教坊司 。
龌龊的朱棣想让世人争相去嫖不听从他的高官权贵的小姐 。这时教坊司彻底变了味,成为了官方的青楼 。朱棣以这样狠毒的方式灭绝建文帝的相关人脉,以及警示天下不要挑战朱棣的权威 。
此时的明朝,在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退步 。教坊司并没有在当时的社会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没有能够参与世间的戏曲文化创造,促进彼此的发展 。
当时的被送入教坊司的女子都被列入了贱籍 。同时,贱籍世袭,不得改变,属贱籍的平民社会地位很低,不能参加科举,只能参与当时社会中被列为“贱业”的工作,在社会中很受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奴隶制度 。
三、清朝以后教坊司被废除清朝以后,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政府职能逐渐发生转变,很多文艺方面的事情不再由官员主管,而是下放到了民间,由此教坊的作用就没有了 。而单纯的官办妓院有损国家形象,因此遭到了废除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亡时期,清朝末年又成为负责承接中国封建文化向近代社会文化转型过渡的时期 。清代初期的许多规章制度都是继承和传承了明朝的做法和制度,这一点在负责宫廷音乐工作的教坊司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
清朝初年的乐户依旧主要对宫廷乐事和地方衙门负责,宴会,祭祀,典礼等活动提供所需的乐舞,女乐 。同时,依旧提供负责情色服务,她们的文化水平已经远没有唐宋那么高,地位依旧低下 。她们此时的戏曲演出不多,戏曲管理极为简单 。
雍正元年(1736年)三月,监察御史年熙上书请求去豁免山西和陕西之中乐户的贱籍 。山西和陕西乐户的祖先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夺取天下时,当时仍然坚持拥护建文帝的官员,明成祖朱棣上位后,选择将他们的妻子和女儿罚入教坊司之中,让她们变成官妓,世代相传,一直从事“贱业” 。
雍正即位后,为了宣传自己仁义忠孝(实际是为了减轻他参与了残害兄弟的影响),宠妃年氏于是趁机上书,雍正顺势组织群臣讨论废除这些乐户贱籍的制度,最终雍正批准了山西陕西乐户改业从良的方案 。
与此同时,雍正命令各省礼部长官检查各自的辖区,若有相似的忠义之士成为了贱民的,一律允许改贱为良 。并且将教坊司改成和声属 。雍正在一定程度上,也想提高宫廷音乐文化的水平,提倡雅乐的推广与应用 。朱老四的罪孽终于被另一个爱新觉罗老四结束了 。
改变后的宫廷音乐戏班完全都由男性太监来参加,加上后来允许民籍的男性伶人参加,也不允许女人参加 。形成200多年的清宫戏班就由此展开 。直到清朝灭亡后,宫廷戏班才到此结束 。
雍正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雍正大力提倡让出身干净并且精通音乐原理和擅长音律的人士参与其中,并且赋予他们较高的地位和官阶,由此可见雍正想去提升并且倡导高雅音乐的决心 。
同时也将从前乐人的身份关系从身份依附关系改变为君主雇佣关系 。这一重大变革,实现了从法律的层面上消除了“贱民”身份 。是我国近代民权萌芽的开端,每个人都要拥有平等的权利 。
四、结语总的来说,教坊司的千年之变,间接的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社会关系 。唐宋时盛世繁荣,文学上百鸟争鸣,繁衍出各式各样的自由文化,教坊司便也只是单纯的艺术欣赏之用 。
后来在明朝时期,因为燕王朱棣的个人仇恨改变了教坊司的运营本质,让忠臣丧胆,教坊司只是统治者排除异己的一个地方 。
间接体现了明朝时期的暴政,很多人都只是政治的牺牲品,社会的阴暗不可言喻 。到了清朝,社会的阴暗得到了部分改变,教坊司被废除,也有相应的和声属所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