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除了生气还能怎么办 孩子叛逆怎么办

孩子出现叛逆行为时,家长可以坚持冷静、坚决和非控制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1.冷静,对待叛逆的孩子,家长保持冷静十分关键 。,要学会认识孩子和自己的情绪,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感受;2.坚决,在与叛逆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态度要坚决,让孩子知道原则问题不能变通 。

家长除了生气还能怎么办 孩子叛逆怎么办

文章插图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很是扎心 。
一个12岁的女孩和父母堵气,绝食一天一夜不开门 。最后爸爸无奈拆门,妈妈也多次道歉,但孩子仍躺在床上不起来 。
女孩妈妈说:“孩子处在叛逆期,不知道如何是好?”
孩子叛逆期,似乎成为了很多父母的困扰 。打不得,骂不得,哄也不得 。那么,面对孩子叛逆、顶嘴、不服管,家长除了生气还能怎么办?
一. 叛逆期的孩子有什么表现?叛逆期孩子很容易说一些惹人气恼、尖酸刻薄、很有挑衅性的话,比如:
【家长除了生气还能怎么办 孩子叛逆怎么办】我绝不会做的!
你休想让我做什么!
别管我!我恨你!
……
这种由叛逆心理引起的叛逆行为,让父母不知所措 。那么这种叛逆行为,会在什么年龄段比较明显呢?
孩子的叛逆期,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出现在2岁左右 。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比如总爱把“不”挂在嘴边,不接受别人的安排,总喜欢做父母不让干的事儿 。
  • 第二个阶段是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阶段 。这个时期的叛逆,都是为了宣示主权 。
就像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所说:“许多青春期的逆反行为,都出自对展现独立性、追求与成人平等,以及对男性或女性气质的渴望” 。
这个时期是身心发展迅猛的阶段 。生理激素剧增,大脑结构突变,心里渴望自由,情绪控制不了,导致这个时期的孩子变得暴躁、冲动、叛逆 。
二. 导致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哪些?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叛逆孩子并非天生就叛逆,父母的一些不当做法极有可能会引发孩子的叛逆行为 。
1.吼叫和打骂
孩子没有按家长的预期做事,叫往东偏要往西,父母的情绪很容易失控,进而对孩子吼叫,甚至打骂 。
当我们对孩子吼叫或打骂的时候,表面上感觉是阻止了他的冒犯行为,实际上只是暂时停止了 。从长远看,是真正在助长孩子的叛逆行为和挑衅行为 。
2.批评
批评意味着你对孩子的想法、体验、感受、价值观,都是持否定态度的 。孩子常常会把这些批评,当作是对他的贬损 。
一个经常被批评,感受不到爱的孩子,更容易变得叛逆 。
3.唠叨
唠叨就是家长反复说一些已经说过很多次的事情,比如在学校要认真听课等等,久而久之,孩子拒绝倾听,甚至直接与父母对立 。
4.说教
很多父母很喜欢说教,总是不厌其烦的告诉孩子,你要怎么怎么样 。这种当众指挥和控制,只会更一步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
5.威胁
威胁孩子,特别是威胁叛逆孩子,一点效果都没有 。还会让孩子常常感觉到无能为力,并怨恨自己的父母,让情况越来越糟糕 。
另外家长打断孩子说话、挖苦、对孩子撒谎等行为,也会引发孩子的叛逆行为 。
所以家长平时一定要谨言慎行,不做对孩子教养无意义或可能会引发反效果的行为 。
三. 孩子出现叛逆行为怎么办?孩子出现叛逆行为时,家长可以坚持冷静、坚决和非控制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
1.冷静
当孩子叛逆的时候,家长很容易做出的反应就是大喊大叫 。殊不知,这样的方式,只会火上浇油,适得其反 。
对待叛逆的孩子,家长保持冷静十分关键 。,要学会认识孩子和自己的情绪,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感受,把孩子的负面情绪看作亲近和教导他的机会,而不是对权威的挑战 。
2.坚决
在与叛逆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态度要坚决,让孩子知道原则问题不能变通 。
当然为了避免敌化,可以使用一些小窍门 。比如:在赢得目光接触时允许沉默;保持严肃的目光接触;说你想说的,但不要恶语相向;运用“我”而不是“你”的方式表达 。
只要家长的态度坚定而温和,就没有搞不定的叛逆孩子 。
3.非控制的说话方式
美国心理治疗学家威谦?格拉瑟说:“我们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行为” 。
所以不要试图去控制你的孩子,而应该采用非控制的说话方式 。
比如说:“我告诉过你把那些玩具收拾好,现在马上给我做” 。这就是控制的说话方式,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
我们可以改成非控制的说话方式:“所有玩具还没有收拾好,我非常生气,我请求你把它们收拾好 。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在开始时帮你一把” 。
这样的说话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
面对孩子的叛逆,家长坚持冷静、坚决和非控制的态度,能有效地解决孩子的叛逆行为 。
有人说:“父母原本希望教育孩子是一个顺水推舟的过程,可偏偏遭遇了逆水行舟的艰难,碰上了叛逆的孩子” 。
面对这种艰难,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分析孩子叛逆的原因,学会自我反省,然后采取冷静、坚决和非控制的措施,方能让孩子再次扬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