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十八好汉排名表 隋唐演义13杰4猛4绝


隋唐十八好汉排名表 隋唐演义13杰4猛4绝

文章插图
隋唐演义小说中有“四猛”、“四绝”、“十三杰”,手中兵器最轻的也有一百多斤,李元霸那一对大锤更是重达八百斤 。
演义小说只能看个热闹,我们翻阅《旧唐书》和《新唐书》就会发现,所谓的“四猛”、“四绝”、“十三杰”、“十八条好汉”,半数以上纯属虚构,宇文成都连历史原型都找不到,李渊确实有个儿子叫李玄霸,但他在大业十年就没了 。
第三子玄霸(字大德)辞世三年后,李渊才由卫尉少卿、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升任太原留守、晋阳宫监,算是有了割据称雄的资本 。
从隋唐“四猛”到“十八条好汉”基本都是虚构的,这就给了读者诸君一个发表高见的机会:按照新旧两唐书的记载评选出唐朝开国十三杰,再从十三杰中选出四猛将,在这个名单上,将会出现哪些勇将?排名第一的应该是谁?
两唐书的主编刘昫和欧阳修、宋祁等人在为大唐开国武将立传的时候,都把尉迟敬德放在首位,这可能会让很多熟读唐朝史料的人感到不快:尉迟敬德是秦琼手下败将,凭啥能位列大唐开国猛将之首?
秦琼打败尉迟敬德并迫使其投降,在《旧唐书·列传第十八》和《新唐书·列传第十四》中均有记载:“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唐高祖李渊)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我们把《旧唐书》和《新唐书》合起来看,就会发现排名靠前的十三位武将的名单是这样的: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张公谨、侯君集、张亮、薛万彻、薛万钧、刘弘基、殷开山、丘行恭 。
这张名单上的很多人都出现在了凌烟阁上,他们就是排在第七位的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第十位的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国公段志玄,第十一位的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第十二位的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国公殷开山、第十六位的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第十七位的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第十八位的左骁卫大将军、郯国公张公谨,第十九位的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第二十四位的徐州都督、胡国公秦琼 。
这是根据两唐书记载的排名顺序,去掉不以武功见长而且老迈年高的屈突通、屈突盖,再去掉英年早逝的罗士信,帅才李靖、李勣也不参评,然后剩下了这十三位冲锋陷阵的猛将 。盛彦师、卢祖尚、刘世让、刘兰、李君羡等人都是附在别人立传之后,就不计算在内了 。
我们之所以把屈突通屈突盖兄弟去掉,是因为他们在替隋炀帝杨广效力的时候,就已经身份地位和年纪一样高大了:屈突通生于公元557年,给隋文帝杨坚当过亲卫大都督,给隋文帝杨广当过右光禄大夫、左武候卫将军、左骁骑卫大将军、关内讨捕大使,他在大业十三年已经六十高龄,还在带领隋军跟李唐血战,最后兵败图穷,被唐朝开国名将段志玄生擒了:“刘文静拒屈突通于潼关,文静为通将桑显和所袭,军营已溃,志玄率二十骑赴击,杀数十人而还 。为流矢中足,虑众心动,忍而不言,更入贼阵者再三 。显和军乱,大军因此复振,击,大破之 。及屈突通之遁,志玄与诸将追而擒之,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 。”
段志玄能跟秦琼在新旧两唐书中同为一传,在《新唐书》中比程咬金还靠前,也跟生擒屈突通而立下奇功有关 。
段志玄是李世民手下一流悍将,单兵作战能力十分强悍:“从讨王世充,深入陷阵,马倒,为贼所擒 。两骑夹持其髻,将渡洛水,志玄踊身而奋,二人俱坠马,驰归,追者数百骑,不敢逼 。”
跟段志玄一样勇悍但却在演义小说中表现平平的,还有一位张公瑾,在小说中他只是燕王罗艺手下一个级别较低的跟班,武功也不怎么样,但是在正史中,张公瑾却原本是王世充的手下,归唐后不显山不露水,直到玄武门之变才一鸣惊人:“六月四日,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伏于玄武门以俟变 。及斩建成、元吉,其党来攻玄武门,兵锋甚盛 。公谨有勇力,独闭门以拒之 。以功累授左武候将军,封定远郡公,赐实封一千户 。”
张公瑾只是正二品郡公,却比从一品国公、上柱国秦琼还多三百户食邑,这里面就有问题了:在玄武门前大开杀戒的,食邑都不会少,秦琼和程咬金在贞观元年都只得到七百户食邑,说明他们不在“玄武门十大将”之列 。
“玄武门十大将”的名单在两唐书中均有记载:“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 。”
长孙无忌是秦王李世民的舅哥,不管能不能打,他都得去玄武门拼命,而其余九人中以尉迟敬德为首,秦琼程咬金这两位国公的名字没有记在功劳簿上,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他们的任务,不是去斩杀李渊的儿孙,顶多是保护秦王府安全,事后搜捕一下建成元吉余党 。
尉迟敬德、张公瑾、侯君集紧跟秦王李世民,所以在贞观年间的地位都比秦琼程咬金高,所以有人在评选唐太宗李世民四大心腹悍将的时候,直接被秦琼程咬金排除在外,而把段志玄加了进去 。
李世民驾前四猛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刘弘基、殷开山、丘行恭、尉迟敬德——在昭陵六骏图上出现的唯一大唐开国名将就是丘行恭:“行恭有勇,善骑射 。从讨王世充,战邙山 。太宗欲尝贼虚实,与数十骑冲出阵后,多所杀伤,而限长堤,与诸骑相失,唯行恭从 。贼骑追及,流矢著太宗马,行恭回射之,发无虚镞,贼不敢前 。遂下拔箭,以己马进太宗,步执长刀,大呼导之,斩数人,突阵而还 。贞观中,诏斫石为人马,象拔箭状,立昭陵阙前,以旌武功云 。”
名将辈出的两个时代,一个是汉末三国乱世,另一个就是隋唐交替之际,隋唐时期的悍将别说选出十三杰四猛,就是选出一百三十杰四十猛,可能也有被遗漏的,比如后起之秀裴行俭、苏定方、薛仁贵、张士贵,其中真有几人的勇悍不输于秦琼程咬金,尤其是被演义小说描写成奸恶之徒的苏烈苏定方,就可以说是继李靖李勣之后最耀眼的将星之一,这位程咬金征讨西突厥时的先锋官,不但有勇有谋,而且品德高尚忠心耿耿,可是要比尉迟敬德的功劳大多了 。
小编才疏学浅,在新旧两唐书中只找到了这十三位杰出战将,并认为其中最勇猛的三位当属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这三人应该以秦琼居首,剩下一个名额,如果罗士信尚在,别人都没资格竞争,罗士信牺牲后,段志玄和丘行恭就有资格入选了 。
【隋唐十八好汉排名表 隋唐演义13杰4猛4绝】这四猛十三杰的说法,只是小编抛砖引玉,大唐将星璀璨,读者诸君尽可以结合史料并根据个人判断,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四猛十三杰人选:如果仅以史料为依据评选大唐开国第一猛将,是该选秦琼秦叔宝,还是该选尉迟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