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张朝阳拨开“两朵乌云 ” 展示“硬核”物理课的魅力

Java|张朝阳拨开“两朵乌云 ” 展示“硬核”物理课的魅力

文章图片

Java|张朝阳拨开“两朵乌云 ” 展示“硬核”物理课的魅力

文章图片

Java|张朝阳拨开“两朵乌云 ” 展示“硬核”物理课的魅力


撰文:杨阳
版式:邓尖

一位麻省理工的物理学博士在线直播讲物理课 , 吸引了众多物理爱好者在线同时观看——这人就是搜狐CEO张朝阳 。
张同学时不时就会给业界带来一些惊喜 , 这次也不例外 。
“月球绕着地球转的时候会有一个潮汐的作用 , 地球会被拉扁 , 人和物体在上面会被挤压变形么?”一位女学生在张朝阳的物理课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


“没有任何影响 。 ”理工直男张朝阳用手做了一个人被拉成细丝的动作:“这种影响会发生在你接近中子星的时候 , 它那个引力梯度太大了 , 你都会被压成面条了 , 这叫潮汐力——就是把你挤成细丝儿了……(所以)在地球上 , 你根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 ”

事实上 , 张朝阳在讲物理课的时候 , 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知识点层出不穷 。
例如他在讲牛顿第二定律的时候说:“质量和重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重量是地球对你的引力 , 即重力=mg , m是质量 , g是重力加速度 。 比如把你扔到一口井里 , 你就往下走了 , 不说井了 , 太难受了 。 假如你从楼上跳下来吧 , 你的加速度就是g……”
怎么样 , 是不是令人印象深刻?
又例如:你知道薛定谔的墓碑上刻着什么吗?张朝阳会告诉你:“2M的平方如果是势场的话 , 加一个U的X的函数……对时间的导数的波函数……就是这个公式”——对 , 薛定谔的墓碑上刻着的就是这个公式 。
类似这样的“金句”会时不时地在课堂上涌现 。 而在日益受到关注的物理课背后 , 杨姐在想 , 为什么是张朝阳 , 为什么是物理?张朝阳究竟是自娱自乐 , 还是他想据此有个更大的计划?

谁说物理枯燥?
其实 , 最初吸引我点开《张朝阳的物理课》的 , 并不是“物理”这门深奥的学科本身 , 而是一些有趣的话题 , 例如穿越小说里经常提到的“通过宇宙黑洞”到达另一个时空 , 究竟有多大可能性;再例如物理学家都是怎么“猜出”自然界的规律的?
作为一个文科生 , 我很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张朝阳在他的一节线下课里回答了这些问题 。
但我必须告诉你 , 张朝阳讲的物理课门槛并不低 , 没有点理工科本科的底子还真可能听不懂(其实你杨姐我这个文科生就听不太懂推理过程 , 我只是想听个答案) 。 显然这个节目的观众群体比较垂直 , 在校大学本科的理科生 , 特别是那些对自然、物理、天体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才会听下去 。
张同学的物理课有两个最大的特色:第一是硬核 , 第二是有趣 。
毋庸置疑 , 张朝阳上课绝对够专业——他会用各种高深的公式来进行“硬核推导” , 也能用个比喻就让你对结论恍然大悟 。 这不禁让人有一种他的直播课是在“将清华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高阶物理知识进行普适化”的感觉 。 当然 , 上这种课对人的知识背景要求太高 , 特别是要能深入浅出地把问题讲清楚 。
例如在恶补张朝阳的物理课往期内容的时候 , 我看到了他在课堂上随手写出的无数公式 。 尽管杨姐这样的文科生可能无法完全理解这些公式的意义 , 但你可以在张朝阳解释“经典物理在处理双原子分子绝热指数”、“黑体辐射与光电效应所面临的问题”的过程中 , 清晰地认识到量子力学的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