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创作背景是什么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时作家陶渊明写作的抒发感情小赋 。这篇文章作于作者弃官之初,是作者摆脱官运重归田园生活的宣言口号 。那麼网民们了解《归去来兮辞》主题思想是啥吗?

《归去来兮辞》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章插图
1、东晋安帝义熙年间(405)仲秋,陶渊明出仕为彭泽县令,只八十多天便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逐渐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烦政界,憧憬田园风光 。此次弃官回家了之后,再也没有出去为官 。
2、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因为对腐烂实际的不满意 。那时候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查,高官要他绷带迎来以表尊敬 。他气恼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村里小孩!”即日挂冠革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
3、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年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以前几回出仕,几次归隐 。陶渊明有政冶理想,可是当初的政冶社会发展已极其黑喑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军伐桓玄篡晋,自称为楚帝 。元兴三年(404),另一个军伐刘裕举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健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至义熙年间(405),刘裕彻底控制了东晋王朝的军区实权 。这时距桓玄篡晋,但是十五年 。
4、随着着这种夺取而成的,是数不尽的残杀异已和不义战事 。陶渊明本性酷爱随意,而那时候政界作风又极其腐坏,谄上骄下,胡作非为,礼义廉耻打扫 。一个刚正不阿的文人,在那时候的政冶社会发展中绝无容身之地,更算不上实现梦想理想 。陶渊明通过十三年的坎坷,总算完全看清了这一点 。陶渊明品性与政冶社会发展中间的压根对立面,终究了他最后的选择——归隐 。
以上便是针对《归去来兮辞》主题思想是啥的相关内容 。
【《归去来兮辞》创作背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