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解体后分为几个国家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盟,是一个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由15个加盟共和国构成 。1991年12月26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要素的一致影响下,苏联解体 。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为15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立陶宛、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爱沙尼亚、塔吉克斯坦和拉脱维亚 。这些国家中大部分位于东欧,小部分位于北亚 。
苏联成立于1922年,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盟,是一个联邦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由15个权利平等的加盟共和国依照自愿联合的原则构成,秉持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政策,领土包含东欧及北亚的大多数,是当年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也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苏联做为2个强国之一,和美国共同构成了当时世界的两极 。经漫长冷战格局,1991年,苏联原加盟国陆续宣布独立,12月26日,苏联最高共和国举办最终一次会议,宣布苏联终止存有,现俄罗斯联邦做为苏联的唯一传承国,接纳原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资产、机构等 。
苏联解体背景
1.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量提拔心腹,苏联政界形成了以勃列日涅夫为中心的特权阶层 。受贿、偷盗和将国家资产占为己有的情况非常普遍,贿赂成风,生产效率不高 。
2.1985年戈尔巴乔夫登台,为了减轻经济困难,首先开展经济改革,但这些改革措施,缺乏宏观决策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传统做法,继续大力发展工业,导致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同时引起了苏联的特权阶层强烈不满和社会动荡 。
3.在经济改革没有快速获得预期成果的情形下,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核心转为政治行业,实行政治“多样化”和多党制,削弱和放弃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反对派乘势崛起,导致社会动荡日益加剧 。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解体后分为几个国家

文章插图
拓展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解体后分为几个国家】1991年,在苏联加盟共和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国的推动下,存有近70年苏联解体 。这世界领土最大国,世界超级大国轰然倒下,解体成15个国家 。当时中亚五国绝不允许解体,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可是苏联最后还是没能保住,而苏联解体后,引起连锁效应 。
首先出问题的是南斯拉夫同盟,这个国家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等国联合构成 。在苏联解体后,南斯拉夫里最富裕的斯洛文尼亚首先刁难,要求独立,其它地区都纷纷仿效 。
到了1992年4月,南斯拉夫完全解体,美国认可波黑、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独立,以后马其顿也独立,塞黑独立,最终完整的南斯拉夫独立成了5个国家 。并且此后黑山独立,塞尔维亚独立,科索沃战争,促使南斯拉夫进一步分解 。
而南斯拉夫同时,另外一个联合国家,捷克斯洛伐克,也走到了尽头 。两国原本属于同一个民族,从曾经的奥匈帝国分离出来,在1945年再次构成联合国家,之后跟随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 。可是苏联解体后,最大的靠山没了 。因此捷克斯洛伐克改变经济体制,同时实行以私有制为核心的市场经济 。
在1992年,公民民主党和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2个政党先后在捷克和斯洛伐克获胜,2个共和国领导人经过商议,决定将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分离,并经联邦议会通过解体法,规定自1993年1月1日起2个共和国各自变成独立的核心国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均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继承国 。从此,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荡然无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