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民国:极少数人的盛世,绝大多数人的荒年

得益于影视剧的渲染 , 现代人眼中的民国时期都是莺歌燕舞的 。要是在上海 , 那更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 , 只要敢打敢拼 , 就可以在大上海滩站稳脚跟 , 并且成为时代的新秀 。那个时代的人们 , 似乎过着一种自由、富足 , 而且又充满了情调的生活 。
以至于国内有很大一部分人 , 甚至于都在怀念那个年代 , 认为那时候的社会整体气氛是不压抑的 , 而底层的民众也可以在相对自由的流动中 , 获得一线生机 。这种渲染乍听起来 , 非常有吸引力 , 可惜 , 真实的民国却从来不是这个样子 。
真实的民国 , 本就面临着生产力低下和社会结构急需变革的死局 , 可偏偏又多年战乱 , 导致社会整体的结构性改革难以推进 。民不聊生的同时 , 即便那些富商大贾也有可能一夜之间 , 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真实的民国:极少数人的盛世,绝大多数人的荒年

文章插图
华北地区连热水都喝不上
说民国之前 , 不妨把历史的时针稍微往前拨动一下 , 回到英国大使马嘎尔尼来华访问的18世纪 。英国大使沿着白河水向北京进发 , 沿途供给他们的食品很丰富 , 但马嘎尔尼在船上发现了一个细节——腐烂的食物以及死去的鸡鸭肉 , 被丢弃到河里的时候 , 沿河岸的百姓会冒着淹死的风险 , 来捞取这些腐败的食物 。
彼时正值乾隆晚年 , 清帝国还在做着万邦来朝的美梦 , 根本没有睁眼看世界 。而马嘎尔尼通过这趟中国之旅也断定 , 清政府的强大不过是徒有其表 , 而其国内的百姓 , 则完全挣扎在生存线水平上下 , 完全没有任何生活质量可言 。
马嘎尔尼的这个论断是准确的 , 半个多世纪后 , 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 外国传教士纷纷来到了中国的腹地 。一个在华北地区旅行的传教士记载:当地的百姓都居住在低矮的土坯房内 , 吃的食物也都粗劣不堪 。这是清朝末年外国人 , 对中国基层百姓生活的真实见证 。
而整个华北地区 , 即便是在清朝灭亡之后 , 百姓的生活依旧延续了此前的那种艰苦状态 。甚至于到了20世纪30年代 , 基层民众的生活水平还有所下降 。1932年的《景县志》记载:当地的农民哪怕是在丰收之年 , 也只能吃到小米和玉米这样的粗粮 。
具体来说 , 农民早饭和晚饭只能喝粥 , 午饭的时候吃一顿咸菜 。虽然农民也种植小麦 , 但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情况下 , 才吃面条 。如果碰上歉收之年 , 农民只能吃棒子面、高粱米和糠 。至于说肉食 , 农民想都不敢想 。
【真实的民国:极少数人的盛世,绝大多数人的荒年】而且平时农民为了省下柴火 , 都不舍得喝热水 , 都是喝凉水 。只有在家里来了客人的情况下 , 才会拿出茶和酒来招待客人 。只有生活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地主家里 , 日常才能吃到白面 , 也能吃一两道热菜 。
这种情况在民国时期相当普遍 , 即便是在天津 , 彼时这种大都市的市郊地区 , 农民也都以粗粮为主 。而且在每年春夏等天长的季节吃两顿饭 , 冬天这种天短的季节为了省粮食 , 人们只能吃两顿饭 。
在大多数地区 , 小麦被农民看成是奢侈品 , 大米更是见都没见过 。农民只在麦收结束后吃一点白面条 , 然后把麦子储存起来 , 以便在困难的时期 , 卖掉换粗粮或者是换钱 。
这就是民国时期 , 北方农民日常饮食的真实写照 。由于生产力不高 , 再加上连年征战所加收的各种苛捐杂税 , 彼时农民的生活是最苦的 , 甚至于连糊口都不够 。
更不好说 , 北方的黄河流域 , 还时常决堤 , 而旱灾也时常发生 。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 , 保守估计 , 饿死200万人 。以至于在20世纪文明的世界 , 还能再次见到人吃人和狗吃人 , 这种惨绝人寰的情形 。
即便在相对富庶的南方地区 , 由于军阀间的频繁混战 , 农民想要安定的生活 , 也全部是没有保障的 。
现代人都学过鲁迅的《故乡》 , 虽然那是一篇虚构的小说 , 但背景就是鲁迅的家乡江浙地区 。然而透过鲁迅的描写 , 我们不难发现 , 即便是彼时最富裕的江浙地区 , 底层农民的生活也异常艰难 , 只有像赵老太爷这样的阶层 , 他们的生活才不受影响和干扰 。
识字率太低 , 普遍文盲
不得不说 , 鲁迅是去日本留过学的 , 而在民国时期 , 能出国留学的人凤毛麟角 。现在这个时代 , 我们所熟悉的诸多大师 , 民国年间似乎有很多 , 这不禁让人产生了一种那个年代 , 知识文化水平普遍很高的感觉 , 可事实上 , 这种感觉是错误和偏差的 。
真实的民国:极少数人的盛世,绝大多数人的荒年

文章插图
现代书本中 , 也涌现过民国时期的各种文化大师 , 然而在那个年代 , 其中大部分都是家族生活相对较好的 。鲁迅虽然家道中落 , 但是他的父辈和祖父辈都做过小官 , 所以还能供养得起他出国读书 。而像徐志摩、胡适这样的家庭 , 他们的家世背景就更好了 。
但除此之外 , 全国绝大部分的群体 , 都是像老舍笔下《骆驼祥子》这样不识字的劳动阶层 。他们本身就出生在贫困的家庭 , 不要说读书 , 就连糊口谋生都是难事 。这些人 , 才构成了民国绝大部分的群体 。
其中一部分人留在农村苦苦坚持 , 一些在农村破了产的农民 , 或者是遭受天灾 , 或者是因为战乱 , 他们便会跋山涉水地去逃荒 。北方地区像山东的农民 , 会闯关东 , 或是到北平和天津这样的大都市去谋生 。而黄淮地区的农民 , 大部分都涌向了富裕的上海 。
这些流落到城市的农民 , 由于不识字 , 大部分也只能从事拉车、苦力、佣人、店伙计等之类的工作 。没有保障 , 没有依靠 , 能够混到出人头地的 , 凤毛麟角 。就像老舍笔下的祥子 , 原本他想着能够依靠自己拉车而成为车老板 , 但残酷的现实 , 最终击碎了祥子的梦想 。
一项刚刚解放后的统计数据显示 , 民国年间 , 全社会的识字率只有10% , 最多不超过20% , 其余80%以上的人都是文盲 。试想在识字率不多的群体中 , 最终又有多少人 , 能够出国留学呢?
在一个愚昧横行的时代 , 又如何去推动生产结构的提升 , 如何又能进一步的 , 去提升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
所以毫不客气地说 , 民国年间确实有像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发展得比较好的城市 , 但和国内绝大多数地区比起来 , 这些发展较好的城市 , 仅仅是一座座文明的孤岛 。
而大片的国土都还是黑暗的文明真空地带 , 在这些地区 , 大众又时常遭受战乱、自然灾害、瘟疫等诸多灾难的冲击 , 试问 , 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能好起来吗?
上海 , 民国的文明孤岛
现时代的民国影视剧 , 动辄就把故事的背景放到上海 , 灯火酒绿再加上各国列强的营建 , 看起来彼时的上海确实发展不错 。然而 , 上海的繁华和富裕 , 跟底层百姓没有任何关系 , 他们的富裕 , 仅仅是权贵阶层的富裕 。
何况 , 即便是这种富裕 , 随着战争的持续推进 , 这座唯一的文明之所也承受不住 。由于战乱不断 , 彼时全国的财政赤字很快就冲破了200万亿大关 , 为了缓解赤字带来的巨大压力 , 政府只能发行大量的纸币 , 如此一来 , 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 。
最终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 , 连上海都承受不住这种负担了 。而这些 , 我们也可以从一些民国时期著名人物的记载中 , 看到一些端倪 。他们的工资水平在不断下降 , 但是物价的水平却水涨船高 。
恶性的通货膨胀 , 首先从上海开始出现 , 政府发行的纸币真的变成了一张废纸 , 民众带着大捆的钞票 , 甚至于连一盒火柴都买不了 。而有钱的阶层 , 都开始用黄金、美元以及银元来结算 。为了稳定上海的局势 , 蒋经国决心到上海去打虎 。
可惜雷声大雨点小 , 最终发现最大的老虎 , 就是宋家和自己家 。经济结构的整体倒退 , 使得从上到下 , 都无心进行真正的改革 , 最终 , 那些有钱有势的家族 , 都只是趁着这个混乱的时代攫取财富 , 根本不顾及百姓的死活 。
所以到了民国中后期 , 不但底层百姓的生活异常艰难 , 即便是一些中小型的企业主 , 也都被逼迫地纷纷破产 。最终闹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 , 民众也亲手把蒋家王朝 , 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而上海这座民国时期的文明孤岛 , 最终也在经济的恶性通胀之下 , 彻底破产了 。
真实的民国:极少数人的盛世,绝大多数人的荒年

文章插图
农民只能吃粗粮喝凉水 , 城市居民的收入持续贬值 , 中小企业主始终被破产的阴影所笼罩 , 试问一个遍地文盲 , 医疗条件差、死亡率高、战乱不断、政治黑暗腐败、土匪恶霸横行的民国 , 又有多少人会喜欢呢?
而没有感受到社会艰难的人 , 甚至于还能感到岁月静好 , 那在民国时期 , 一定是被劳苦大众要打倒的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