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金针菇含甲醛?喝牛奶致癌?逐一盘点5月假科普


网上与健康相关的消息层出不穷 , 但真假科普让人难以分辨 。 它们或是出自某网友的另类解读 , 如负压病房会让患者呼吸困难;或是流传于朋友圈的温馨提示 , 如金针菇含甲醛;或是出自专业期刊的研究成果 , 如咀嚼能力强不易患老年痴呆、喝牛奶致癌……
今天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就对5月这些假科普真谣言逐一进行盘点 , 帮您拨开迷雾、寻找真相 。
喝牛奶致癌? 真相:无可靠科学依据 , 牛奶仍是健康食品
牛奶以及奶制品致癌的说法一直在民间流传甚广 , 日前一篇名为《中国成年人乳制品摄入量与癌症风险相关》的论文 , 似乎让这一说法有了科学佐证 。
这项研究是针对中国人群进行的 , 它对50万中国人进行了长达11年的跟踪调查 。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 , 乳制品摄入与癌症发病风险呈显著性正相关——经常食用乳制品的人癌症总体发病风险较高 。
与此同时 , 上述研究数据也指出了喝牛奶对健康的益处 , 比如促进生长发育等 , 但似乎很多网友只关心中国人喝牛奶致癌这一点 。
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有关于‘牛奶是否致癌’的研究 ,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喝牛奶给人体带来的益处是主要的 , 这个观点占据了绝对上风 。 截至目前 , 关于牛奶致癌的说法 , 没有可靠科学依据 , 而饮用它的益处却很明确 。 天津人民医院肿瘤诊治中心主任王华庆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因此在世界多数国家的营养膳食指南中 , 牛奶及奶制品依旧作为优质食品被推荐给公众 。
王华庆认为 , 健康饮食的关键在于均衡膳食 。 简单来说就是‘花’着吃 , 大家最好每天要吃够12种以上的食物 , 每周要吃够25种 。 我们不要妖魔化某一类食物 , 或者神化某一类食物 。 在我国的膳食结构中 , 居民的钙摄入量普遍不足 , 因此前不久问世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天摄入300毫升至500毫升牛奶或相应的奶制品 。 他补充道 。
金针菇含甲醛? 真相:刺鼻气味由金针菇自身产生
金针菇是广受欢迎的菇类产品 , 不过近日朋友圈却传出诸如它有异味、含甲醛 , 菜贩子自己从不吃之类的科普文章 。 文章称 , 菜市场中常见的金针菇含有甲醛 , 不仅伤肝肾还会致癌 。
对此 , 天津农学院教授班立桐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介绍 , 有的市民在拆开金针菇包装袋时可能会闻到刺鼻的气味 , 这并非是由于其中添加了甲醛 , 而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温度出现变化 , 导致金针菇由有氧呼吸转而进行无氧呼吸 , 进而产生了一些挥发性的醛类气体 。
有网友表示 , 给金针菇加甲醛是为了漂白 。 对此 , 班立桐介绍 , 金针菇原来的确是黄色的 , 之所以变白了 , 并不是用甲醛进行漂白的结果 。 如今 , 市场上多数的金针菇都是源自日本的新品种 。 日本研究人员在黄色金针菇中发现了基因突变的白色金针菇 , 而后将其保留下来进行培育 。 白色金针菇不仅色泽好 , 而且生长速度快、整齐度高 。 他表示 。
资料显示 , 我国《食品安全法》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规定 , 甲醛不得作为食品用加工助剂供生产经营使用 。 也就是说 , 以任何方式在食品中添加甲醛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
咀嚼能力强不易患老年痴呆? 真相:过度解读 , 二者无因果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即俗称的老年痴呆 , 是由于脑细胞受损害而导致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脑部障碍性疾病 , 主要影响大脑的功能 , 表现为记忆力、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障碍 。 据目前临床掌握的数据 , 此病尚无有效根治方法 。 然而 , 近期微博上的一条热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 这条微博称 , 一项研究指出 , 凭咀嚼能力可以预测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 咀嚼能力越强的人大脑越年轻 , 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就越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