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还饮江小白?

何人还饮江小白?
文章图片
“清晨的粥只能填满胃 , 深夜的酒却能填满心”
“我是江小白 , 生活很简单”
……
很多人熟悉江小白的文案和slogan , 但从没喝过它的酒 。
受内外环境影响 , 江小白的增长几近停滞 , 近期更是陷入大幅裁员风波 。
10年 , 活下来确实不易 。 未来 , 继续活下去 , 更加艰难 。
营销出圈
了解了陶石泉的早期经历 , 就不难理解 , 他为何选择创业、选中白酒行业、创立江小白 , 借文化营销 , 用情怀出圈 。
1978年 , 陶石泉出生于长沙 , 这是一个生活安逸 , 大多数人都能吃能玩能策的城市 。
初中之前 , 他都是班上的学霸 , 同学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 不过 , 进入高中之后 , 他开始变得叛逆 , 打架、逃课 , 成绩一落千丈 。 即便如此 , 高考时 , 他仍考上了辽宁科技大学 , 甚至 , 作为理科生 , 他的语文成绩全县第一 。
在辽科大这所理工类高校 , 陶石泉所学的是机械工程 , 未来的成长路径就是从技术员到工程师 。
陶石泉不甘于过这种一眼看到头的生活 。 大学期间 , 他在学生会表现活跃 , 组织各种活动 , 是学校的风云人物 。
课余时间 , 他开网吧、办各种培训班 , 初步展现出了商业天赋 。 到大学毕业之时 , 已有几万元存款 。
何人还饮江小白?】有过学生干部的经历 , 且有优秀的口才和文字表达能力 , 学校推荐他去国企任职或当公务员 。 他却放弃了学校的推荐 , 毅然选择到民营酒企金六福工作 。
短短几年间 , 他就做到了分公司负责人 , 年薪数十万 , 手下管理者百余员工 。
正是在金六福工作期间 , 陶石泉对中国的白酒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 , 看到了符合年轻群体口味和品位的白酒这一空白市场 。
何人还饮江小白?
文章图片
2011年 , 他从金六福离职 , 找来几个合伙人 , 在重庆创立“江小白” 。
很多人知道江小白 , 是通过它瓶身的文案 , 社交化的传播 。 这既是公司有意策划 , 也是无奈之举——早期的江小白 , 没有更多的钱去投广告 。
病毒化的传播方式 , 让江小白迅速出圈 , 销量呈几何倍数攀升 。
然而 , 去年3月 , 陶石泉发表了一篇文章 , 说出了文案传播对江小白的隐痛 。 这让江小白给外界留下了网红品牌、情怀品牌的印象 , 以至于忽视了公司在产品本身作出的努力 。
裁员风波
陶石泉一直保持着湖南人的性格 , 愿意配合公司通过各种营销手段 , 在社交平台上 , 与用户进行沟通 。
不过 , 他的个人微博 , 从去年11月之后停止更新 , 直到今年5月11日 , 再度恢复 , 仅转发了用户的三条微博 , 而不是过去的“声明体” 。
去年以来 , 裁员风波一直缠绕着江小白 。
传言称 , 当年春节前后 , 公司裁掉了整个北京公关团队 , 仅留下一人处理日常事务 。 随即 , 陶石泉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文 , 回应裁员消息不实 , 北京办公室仅是有几名员工离职 , 为正常的人员调动流转 , 公司不但没有事业部和部门裁撤计划 , 且乐观看待未来三年发展 。 当年 , 预计在2000余名员工的基础上 , 还有15%组织增长计划 。
而今年以来 , 各种企业裁员消息在脉脉上不断更新 , 几乎涵盖了所有互联网大厂 。
在这种背景之下 , 江小白再次传出裁员的消息 , 可信度大大增加 。
据媒体报道 , 多名即将从江小白离职的员工证实 , 公司正在大规模裁员 , 从3000人裁到2000人 , 裁员比例达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