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把230万行代码降到90万行,拿70万行来激励!任正非为啥这么说?

任正非|把230万行代码降到90万行,拿70万行来激励!任正非为啥这么说?

文章图片

任正非|把230万行代码降到90万行,拿70万行来激励!任正非为啥这么说?


在IT界 , 有软件正在统领世界的说法 , 意思是以后这个世界越来越依赖软件的应用和服务 。
软件是相对硬件而言的 , 比如我们用的电脑和手机 , 如果没有软件的驱动 , 那就没有多少价值 。
而软件是由代码构造的 , 从聊天工具到交易软件 , 从游戏到娱乐 , 所有这一切的背后都是由程序员写出来的代码在支撑 。
软件和程序员的水平往往是体现在代码的质量上 , 王兴就曾在网上感慨道:
“据说一辆宝马X5里的软件代码有3亿行 , 一辆特斯拉只要1000万行 , 真是令人绝望的差距 。 很类似2008年时塞班和iOS的代码行数差别 。 ”
众所周知 , 华为的老板任正非“不懂技术” , 但他有哲学高度 , 可以在方向等更高的层面起到引领的作用 。 他也曾谈到过代码这个事 。
“有一个小伙子把230万行代码降到90万行 , 这不就节约了140万行吗?那可以拿出70万行来激励啊 , 以此激活组织 。 ”
任正非说研发部门有个员工对代码进行了精简 , 所以应该进行奖励 。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这个说法 , 首先我们要达成一个共识:在功能效果一样的情况下 , 代码越少 , 逻辑越快 , 反应也越快 。 并不是单纯说代码写的越少越好 。
上面王兴和任正非所说 , 都是表达了对软件的臃肿进行简化的意思 。 在软件领域 , 顶级高手和普通程序员之间 , 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 用同样的编程语言 , 后者写出来很多代码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 前者可能也就是一顿饭的功夫就能解决 。

所以在科技互联网领域 , 研发工程师的待遇差距非常大 , 用乔布斯的表述来讲 , 一位出色的人才不是能顶两个平庸的员工 , 而是可以顶五十个 。
我们知道华为研发部门有个天才叫郑宝用 , 任正非就曾夸他“一个人能顶一万个人” 。 这里强调的是思路、境界上的不同 , 而不是单纯地强调人的劳动力付出的多少 。
但任正非说那样一句话 , 不是再谈技术问题 , 他说的是管理问题 , 激励导向的问题 。
“我们要围绕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进行创新 。 以前有人说我们编软件 , 干脆数行数 , 编多少行就发多少奖金 , 我相信99%的都是垃圾 , 如果不把垃圾去掉 , 我们核心竞争力不可能提升 。 ”
任正非要的是工作的结果和工作的质量 , 而不是虚假繁荣 , 苦劳再多 , 也不如功劳管用 。
“大家变着花样编软件 , 把软件精简了再精简 , 优化了再优化 , 就是贡献 。 ”任正非虽然不懂技术 , 但他对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是洞若观火的:
“以后我们的软件越来越复杂 , 算法是个大问题 , 如果没有高速的算法 , 机器运行速度慢 , 我们的机器就没有竞争力 。 ”
神奇化易是坦途 , 易化神奇不足提 。 不管技术、创新还是管理 , 这是一个指导思想 。
把230万行代码降到90万行 , 贡献在哪里呢?这就相当于把一个事运行的成本是230万 , 有个员工通过简化 , 把成本降低到了90万 , 一下子贡献了140万的利润 , 那么奖励这个员工70万岂不是应该的?
小改进 , 大奖励 。 只有对这种改进和优化进行激励 , 才能激发更多的人去实现降本增效 。

激励一个人的目的就是要激活一大片人 , 任正非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总能够找出榜样来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大家因为看到而相信 , 于是纷纷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