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颗卫星上天,谁有福了?

九颗卫星上天,谁有福了?
文章图片
“征服星辰大海的硬科技 , 也会造福大众 。 ”
这是1972年 , 时任NASA太空航行中心科学副总监的恩斯特·史都林格博士 , 在回复赞比亚修女玛丽·朱昆达发来的一封主题为“为什么我们要探索太空?”的质疑信中 , 阐述的关键观点 。
在信中 , 玛丽希望NASA能解释 , 为何全球数亿人尚在挨饿 , NASA却在火星探索上每年花费上亿美元 。
恩斯特博士的回复简短有力:深空探索会衍生出新技术来改善人们的生活 , 相对于那些要么只有年复一年的辩论和争吵 , 要么连妥协之后也迟迟无法落实的各种援助计划来说 , 探索太空的工程 , 更有助于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危机 。
信件里充满了对未来的乐观 , 以及探索的勇气 , 更重要的是简洁明了地解释出 , 航空航天的最大意义 , 在于这门探索未来的技术 , 能让普通人从中获益 。
6月2日12时00分 , 也就是今天中午 ,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让航天再向普通人走近一步:我国首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发射量产商业卫星 。 这在国内商业航天史上开创了一个重要里程碑 。
九颗卫星上天,谁有福了?】相比于民用航天那些高大上的企业名称 , 吉利品牌早已家喻户晓 , 那受众的关注 , 自然会聚焦到更实际的意义里:这次发射 , 能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生活改变?
卫星能带来哪些应用?
想弄明白吉利卫星的价值 , 首先还是要清楚此次发射的核心任务 。
根据吉利官方的说法 , 此次通过时空道宇发射的九颗卫星 , 是“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的首轨九星 。 该组卫星用于吉利低轨未来出行星座第一个轨道面部署测试 。 通过未来出行星座建设 , 时空道宇将构建天地一体化高精时空信息系统 , 打造全域覆盖的“未来出行”生态 。
也就是说 , 这套系统不仅为吉利未来出行生态提供基础设施 , 还为自动驾驶、海洋、无人机、物流、测绘等领域 , 提供更专业的高素质全方位服务 。
相比北斗卫星位处高轨 , 面向各行各业 , 追求“国家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服务”的定位不同 ,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更倾向于为出行行业“定制”的卫星 。 根据时空道宇的技术说明 , 此次发射的九颗卫星 , 搭配时空道宇已经建设完成的地基PPP-RTK时空信息网络 , 以及北斗三号模组、终端产品 , 可以实现遥感、导航、通信技术的融合应用 , 为未来出行提供立体化保障 。
时空道宇天地一体化高精时空信息系统 , 可以实现厘米级的车载导航定位 。 这就能给车辆路况规划和驾驶决策带来更准确的服务 。
九颗卫星上天,谁有福了?
文章图片
举例来说:过去的导航系统只能告诉你“路怎么走” , 但是对于实时路况的反应却迟迟难以更进一步 , “没来得及变道”或者“错过上下高速匝道”的问题仍然难以得到解决 。
目前汽车行业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高精地图 , 即通过更精细的路况采集 , 来解决此类问题 , 但终究只是“受困于格局” , 且不说高精地图采集对路面信息实时性更新的要求 , 车辆行驶过程千变万化 , 地面上的信息终究只是“2D”的理解 , 但通过“天地一体化高精时空信息系统”带来的厘米级定位 , 对路面的感知立刻就可以升级为“3D”的感知 。
搭载时空道宇“天地一体化高精时空信息系统“服务的车型 , 已经可以达到厘米级高精定位 , 精确识别到行驶的具体车道 , 可以在变道或者路口前提前预警 , 甚至是根据路况 , 提前预判规划 , 为用户提供是否需要及早变道的决策信息 , 这为未来人乃至自动驾驶更精确 , 更轻松的出行铺就了信息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