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4|别着急为阿里“造”的车买单

iPhone14|别着急为阿里“造”的车买单

文章图片

iPhone14|别着急为阿里“造”的车买单

文章图片

iPhone14|别着急为阿里“造”的车买单

文章图片

iPhone14|别着急为阿里“造”的车买单

文章图片

iPhone14|别着急为阿里“造”的车买单

出品 | 虎嗅汽车组
作者 | 王笑渔
编辑 | 周到
【iPhone14|别着急为阿里“造”的车买单】头图 | 视觉中国
2016年云栖大会 , 马云与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坐上了阿里与上汽合作打造的荣威RX5 。 喜欢开车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坐在主驾驶位上 , 阿里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坐副驾 。 坐在后排的马云显得很兴奋 , 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 当然会推荐给朋友 , 我自己先买一辆 。 ”
与当年阿里、上汽的第一次联手不同 , 在2020年11月 , 双方共同发起的造车项目智己汽车中 , 彼此的关系从以前“靠合同为约束条件”的合作变为了如今“真金白银投钱”的合资 。 在智己的100亿元创始轮融资之后 , 上汽持股54% , 浦东新区和阿里各持股18% , 其它占10% 。
6月18日 , 电商618年中大促这一天 , 智己的首款量产车型智己L7将开启全国首批用户交付 。 当然 , 智己L7的首批用户里 , 大概率没有马云 。 如果你还在观望 , 不如等马云买完后 , 看看他的评价 。
别着急 , 先让首批车主 , 替你“打怪升级” 。
阿里出云 , 上汽出车
阿里与上汽的第一次联手 , 把赛道选在了车机操作系统上 , 借助2015年前后那波“互联网+”的风口 , 基于YunOS系统的“互联网汽车”由此诞生 。
但不久后 , 消费者逐渐明白:一台只能升级娱乐系统的车 , 并不能称之为智能汽车 。
在6月14日的发布会上 , 智己汽车将两位股东爸爸当年所提出的概念 , 在智己L7上做了更进一步的诠释 。 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表示 , “新世界汽车智能”的全新标准应该被分为五大维度 , 包括智能驾驶、场景智能化水平、社交能力、持续进化能力、以及多元共创 。 换句话说就是:一台车 , 能升级的地方 , 尽可能的全都要支持升级 。
那么 , 自己设定的标准 , 自然是要自己先达标 。
首先 , 在智能驾驶方面 , 智己L7选择了与特斯拉Model 3进行横向演示 。 当遇到中国最典型、最高频的加塞和变道场景时 , 无论是旁旁车道加塞 , 还是同速加塞 , 亦或是后方超车加塞 , 智己的IM AD(智己智能驾驶系统)都及时作出减速动作 。 并且在减速时间、减速力度的把控的要求 , 更贴近与人类 。 而特斯拉的Autopliot , 在应对上述几个场景是 , 均出现了急减速 , 且需要人介入接管 。
对于加塞这种场景 , 智己的智能驾驶处理得好是理所应当 , 特斯拉处理得不好也是情有可原 。 毕竟 , 特斯拉是在美国本土研发的自动驾驶算法 , 能遇到的加塞场景极少 。
当然 , 即便是与在国内进行本土化研发的“蔚小理”相比 , 智己在智能驾驶的功能上 , 还是找到了一个差异化的卖点——“更像人” , 这一特点的达成 , 被智己归因于数据驱动 。
在业内有一种共识:智能驾驶有90%常用的场景可以靠工程师的经验和智商来覆盖 , 但有10%的corner case(长尾场景)要靠大量用户 , 在不同场景下碰到case以后上传数据 , “喂养”机器学习的算法 。 从而解决“疑难杂症”case , 并让体验更接近人类驾驶员开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