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播放器中的高性价比水桶机 ----- 聊聊山灵便携HIFI播放器M7( 二 )


推力方面 , M7单端最高输出功率为400mW@32Ω , 平衡最高输出功率达到900mW@32Ω 。 机身内置三挡增益 , 不同增益可以适配不同类别的耳机 。 我手里HD600/700这些300Ω的耳机 , 搭配起来也能有比较完美的声音表现 。


声音在我个人看来 , 山灵M7的整体声音与我之前接触过的几款山灵播放器 , 以及我正在使用的山灵EA5功放一体机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 M7是一台能够充分反映山灵调音功底的机器 , 它采用的ES9038Pro电流输出模式 , 具备优异的动态和力量感 , 在声音结像的线条感和力度上也比我日常使用的山灵EA5功放一体机要出色 。 在音色和声音风格上 , 虽然没有M6那般浓郁 , 但从它身上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山灵的特色和独特的声音韵味 。 相较于M6/M9这些播放器 , M7在声音素质和音乐味道之间做了更为平衡的探求和取舍 。


在聆听器乐SOLO方面 ,山灵M7的声音稳妥干练而富有凝聚力 , 小提琴、大提琴、吉他、萨克斯等乐器的音染控制的恰到好处 , 能够体现出充分的细节和乐器瞬息变幻间细腻的层次过渡 。 在这方面 , 的确不像自家某些播放器那样靠浑厚软糯的音色取胜 , 而是更突显音乐的线条和肌肉感 , 但M7又不是单纯的数码声 , 其能够适当流露出音乐该有的厚度与润泽度 。 尤其是在大耳机模式下驱动我手里的HD600/HD700等耳机 , 这种感觉更为明显 。 M7在某种程度上收敛了HD600原本厚暖的基调 , 而素质方面更为突出 。 而搭配4.4MM平衡输出的Astell&Kern ZERO1 , 则拥有更为均衡的声音表现 。


从3.5MM端口 , 我们便可感知到M7声场的实力 , 宽阔、规整、有足够的纵深与横向边际 , 应对一些编制略大的题材也表现得游刃有余 。 再配合自身强悍的动态 , 选对耳机的情况下 , 用来听一些古典乐、交响乐 , 能够获得十分出色的听音体验 。
搭配MG600 , 所带来的低频凝聚力和力度可圈可点 。 山灵MG600低频量感比ZERO1略低一些 , 与M7搭配略显紧致 , 但对于斯塔克大无这类音乐所塑造出的低频感染力依旧不减 。 在表现快节奏打击乐时 , M7也不拖沓 , 能够体现出骄好的控制力 。
单就三频表现来说 , 较之前部分机型分布更为均衡 , 人声中正自然、略带暖意、浅含韵味 。 搭配不同耳机试听下来 , 发现山灵M7的人声和中频十分有底气 , 厚度、密度、线条性卓尔不群 , 对于人声的表达十分细腻 , 且隐藏着记忆中山灵的味道 。 大耳模式下 , 高频延伸出色 , 拿来听小提琴 , 空灵华丽 , 又没有丢掉饱满的基底 。


细数下来 , 山灵M系列播放器已经推出过覆盖多个价位段的十余款产品 , 可谓阵列强大 , 但从早期的M5、M6以及后来的M9 , 声音都有着过于明显的风格 。 而M7则比较有意思 , 工程师试图在它身上一改以前的味道 , 却又尽力保留以前的味道 。 如果山灵是个侠客 , 在M7阶段 , 他显然是提升了内里 , 却收敛了锋芒 , 成了一个隐世高手 。 回想起来 , 与M6上市时的情形一样 , 大家都还在用骁龙425的年代 , M6第一个将骁龙430绑在身上;而如今 , 非旗舰定位的M7也搭载了(可能)目前国砖能够淘换到的顶配CPU----骁龙665 。它将采用电流输出模式的ES9038Pro打磨的很好 , 通过科学的电路和电源设计以及山灵团队的匠心调教 , 呈现给大家高素质且兼具山灵韵味的声音 。 同时 , 山灵M7又是一台现代的播放器 , 支持蓝牙5.0高清格式 , 支持双向LDAC、SBC , 单向(发射)aptX HD、aptX等多种蓝牙传输协议 , 以及AirPlay、NAS连接功能 , 能够满足发烧友不同的连接需求 。 6000多元的价位放到现在 , 显然不算“旗舰“ , 但在综合体验和声音素质上 , 山灵M7又很难摘掉“旗舰”的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