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靠“送饭”起家的美团,正在被巨头们抢“饭碗”

美团|靠“送饭”起家的美团,正在被巨头们抢“饭碗”

文章图片

美团|靠“送饭”起家的美团,正在被巨头们抢“饭碗”

文章图片

美团|靠“送饭”起家的美团,正在被巨头们抢“饭碗”


背负着巨额亏损的美团 , 又迎来了一个撬墙角的 \" 狠角 \" 。
6.18 结束前夕 , 京东零售 CEO 辛利军确认 , 京东已经考虑进军外卖业务 , 据悉外卖商家将在京东到家 APP 上线 , 目前团队已经在当地对接餐饮商户上线 。
通过收购达达集团 , 京东在同城配送上的能力大大增强 , 极有可能会给美团的外卖业务带来一定分流之势 。
更关键的一点是 , 盯着美团手里蛋糕的不止有京东 , 自带流量优势的抖音、快手 , 以及老对手阿里都有从中再分一杯羹的心思 , 而且已经动作频频 。
美团在本地生活的霸主位置 , 危了吗?
美团成了共同的 \" 敌人 \"
首先要搞清楚一点 , 为什么大厂们都要盯着本地生活?
第一是因为各自主营业务出现疲软态势 , 第二则是因为本地生活渗透率还远未达到极值 。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 , 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到 2025 年将增长至 35. 3 万亿元 , 目前本地生活的线上渗透率仅为 12.7% , 作为对比 , 中国网购渗透率在 2020 年便接近 80% 。 也就是说 , 本地生活领域还有巨大空间可以挖掘 。
从财务数据上看 , 本地生活业务确实是不少大厂的 \" 新引擎 \" 。 今年第一季度 , 包括饿了么在内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 29% , 远高于公司整体 9% 的营收增速 。 另一边的京东到家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80% , 也高于京东零售不到 20% 的增速 。
这对整体营收增速放缓、广告收入一度陷入停滞的京东、字节们来说等同于一块金矿 , 承载着解决流量红利见顶、发掘更多新用户和寻找新营收来源难题的希望 。

因此可以看到 , 抖音 2018 年便开始布局本地生活 。 然而彼时抖音日活跃用户数仅为 2.5 亿 , 缺乏可以探入城市各街巷的地推团队和专门面向商家的营销工具或收银系统等等 , 前期探索并不算成功 , 未完成 2019 年设定的交易量目标 。
到了 2022 年 , 抖音已经成长为坐拥近 7 亿用户的流量巨兽 , 并且从未停止对本地生活的投入和弥补不足 , 例如推出优惠团购活动、上线面向商家的本地生活移动管理工具 \" 抖音来客 \" , 还一度被传将推出 \" 心动外卖 \" 服务等等 。
据媒体报道 , 去年年底时 , 抖音对 2022 年本地生活业务定下 \" 保 300 亿争 400 亿 \" 的目标 , 与 2021 年的 200 亿目标相比直接翻番 , 而今年这一目标已再次提升至 500 亿元 。
值得一提的是 , 多家媒体报道称 , 抖音将在 6 月 1 日起告别 \"0 佣金 \" 政策 , 启动对本地生活商家的 \" 抽佣 \" , 正式开始在这一业务的变现之路 。 提高目标值、开始抽佣金 , 都显示了抖音在这一业务上探索的成功 , 给美团带来的压力可见一斑 。
另一边的京东本地即时零售业务的市场份额正在被美团蚕食 , 后者即时零售电商美团闪购上线三年便实现了 600-700 亿的 GTV(总交易额) 。
虽然目前大多数用户在美团消费的主要是餐饮类商品 , 但高频次的消费很可能会培养出新的习惯 , 尤其是京东主打的数码 3C 产品的品牌们与美团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加 , 意味着美团对京东有着极大的潜在威胁 。

因此京东不断发力本地生活甚至直接进入外卖行业这一核心战场 , 既是战略布局 , 也可以说是被迫防守 。